第3部分(2 / 4)

小說:東藏記 作者:一米八

有點煩了,也許該找個事做。”碧初高興地說:“我看你該做事。若不是這一家子人,我也要出去做事。”“你不同了,你的生活滿滿的,要溢位來了。我的日子——你們要出門,改天再說吧。”碧初目送她穿過臘梅林,心想她該有個孩子。不過這年月,只怕難得養活。

下午天氣更陰得厲害,竟飄了幾點雪花,只是在半空中就化了。可以說上半截是雪,下半截是雨,到處溼漉漉的。碧初張羅三個孩子穿戴完畢,自己換上從北平帶來的米色隱著暗紅花的薄呢袍子,峨說怎麼不戴首飾,碧初說應該戴一副紅的,可是隻有綠的。嵋說戴綠的才合適呢,峨瞪她一眼,意思是你懂什麼。“娘若不戴首飾,讓大姨媽家的人小看了。”所謂大姨媽家的人專有所指,大家心照不宣。峨居然會動心眼,關心和人打交道了,碧初想。遂由兩個女兒侍候著,戴好那一副心愛的翡翠飾物,耳墜子如兩滴鮮亮的水滴,衣領的別針同樣晶瑩潤澤,只是襯出的臉有幾分憔悴。

“找鞋子,找鞋子!”小娃大聲說,“我來揹著,到了再換。”大家沒有抱怨天氣,都興高采烈。

“三姨媽!”門外有人叫,嚴穎書進來了。“我來接你們。”還是孟家人剛到時,他隨素初來過一次,這時見室內還是一樣簡陋,不禁說:“這房子該修理了——”峨冷冷的別轉臉去,碧初怕她說出什麼不好聽的話,忙招呼大家上車。

汽車在石板路上慢慢開,從祠堂街到翠湖西,開了十五分鐘。

嚴公館在一個斜坡上,倚坡面湖,是一座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建築。大門前有兩座石獅子。進去是窄窄的前院,種著各種花木。二門在正院的邊上,不像北方的垂花門在中間,正對北房。三面有二層樓房,樓上樓下都有寬大的走廊。

弗之一行人下車進門,門前的衛兵持槍敬禮。門房裡出來兩個護兵擎傘遮雨。只聽裡面一陣笑語之聲,嚴亮祖和呂素初出現在二門,下了臺階。

嚴亮祖是滇軍嫡系部隊中一員猛將。大理人氏。那裡各民族聚居,白族最多。嚴姓人家是彝族。原有幾畝土地。亮祖父親早亡,家道中落,全憑自己奮鬥。他身材敦實,和穎書很像,豹頭環眼,絡腮鬍子,有點猛張飛的意思。他參加過臺兒莊戰役,因指揮得當,作戰勇猛,立有戰功。後來在武漢保衛戰中領一路兵馬在鄂東南截擊敵軍,不料大有閃失。現在回昆明休整,等候安排,他自己時刻準備再赴前線。亮祖為人甚有豪氣,早年在北平和呂清非縱論天下事,頗得老人嘉許。正好呂家給素初議婚,提了幾家都不中意,亮祖求婚,便答應了。曾問過素初意見,她只說憑爹孃作主。外邊的人都以為在一片婚姻自由的新口號中,素初此舉必因純孝。家裡人都知道她不過是懶得操心,怎樣安排就怎樣過罷了。

素初穿一件大紅織錦緞袍子,兩手各戴一隻鑲翠金調子,左手加一隻藕色玉鐲,那就是翡翠中的翡玉了。她的面容平板,聲音也很平板:“三妹你們有一陣沒有來了。”素、碧二人挽了手進到客廳。客廳裡擺著成套的硬木傢俱和沙發,也是中西合壁。一座大理石屏風前站著慧書。她走上前來行過禮,便和嵋在一起說話。“嵋都快有慧兒高了,肯長喲。”亮祖說。大家暫不落坐,把孩子的高矮議論了幾句。

慧書那年十四歲。那個年紀的女孩幾乎無一不是好看的。只是細心人會發現她的面容於清秀之中有些平板,靈氣不夠。幸虧她繼承了父親的大眼睛,這雙眼睛不善顧盼,卻是黑得深沉柔軟,望不到底。她神色端莊,似有些矜持,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些。她應該是家裡的寵兒,可是她似乎處處都很小心。這是嚴家的特殊情況造成的。知情人不用多研究便可得出這一結論。

這時半截子雨下得更大了,人報澹臺先生、太太到,大家都出來站在廊上迎接。

“從重慶來辦事,正好給大姐祝壽。”澹臺勉墜馬摔傷後,經過接骨,傷腿比原來短了幾分,走路離不開手杖。“看看子勤多老實,就不會說專程從重慶飛來拜壽麼。”絳初笑說。亮祖對兩位姻弟說:“抗戰期間,大敵當前,作為軍人,我現時能在家裡,實在慚愧。”於勤、弗之都說:“亮祖兄為國立功,天下皆知。部隊休整,是必需的,怎說慚愧。”大家敘禮落座。嚴家幾個親戚也都介紹見過。眾人都覺得還少一個重要之人。素初問嚴亮祖,“請她出來吧。”亮祖點點頭,命穎書去請。不知情的人會以為去請的是嚴家老太太或長一輩什麼人。一會兒,穎書陪著一位中年婦人來到廳上。

這婦人進門先走向素初,一面說“荷珠給太太拜壽”,一面放下手裡的拜褥,跪下去行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