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隊去;你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你有50個聰明人實際上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我在公司裡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黏合起來,使他們的力氣往一個地方使。

如果員工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了滿足,心理契約得到了兌現,那麼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滿足感就會因此而提高,願意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超出企業期望的投入。因而企業所制定的目標必須符合“心理契約”的原則。

“心理契約”是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心理契約是“個人將有所奉獻與組織慾望有所獲取之間,以及組織將針對個人期望收穫而有所提供的一種配合。”企業能夠清楚每位員工的發展期望,並儘量提供條件滿足他們的願望;而每位員工也相信企業能夠實現自己的期望,併為企業的發展盡心竭力,做出更大貢獻。這充分體現了企業、員工雙方之間的信任與滿足。

“心理契約”與管理界著名的“不值得定律”暗合。“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很簡單,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忽略。“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他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感。

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如何使企業目標得到執行,那就要制定一個明確的、具有操作意義的目標。

我想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你給公司指出一個明確目標,這個目標必須非常明確、清晰,使整個公司從總經理到門口傳達室的老大爺都得知道這個目標。

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的方向,並且不斷地與目標加以對照,人們的行為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同時也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這個目標。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如果說企業的目標只能表示出一種‘意願’,這些目標便將形同廢紙。企業的目標,必須轉化為各項工作。而談到的工作,應該是具體的,是一種清晰的、確切的和可以實現的目標計劃;也是一項特定的責任指派。”

2002年,馬雲提出“一塊錢盈利”,而在此之前的1999年、2000年、2001年,阿里巴巴都是虧損的。但2002年年底,阿里巴巴果然實現了盈利。

馬雲提出:2003年,一天100萬的營業收入;2004年:一天100萬的現金利潤;2005年,一天繳稅100萬。在眾人的驚訝聲中,阿里巴巴一一實現了這些目標。

我今天的想法是幫大家掙錢,三年以後我會想辦法幫大家省錢,只有有錢才能省錢,錢都沒有省什麼錢。所以未來3~5年內,阿里巴巴將會全力以赴地幫助大家在網站上面掙錢,再過幾年幫助大家省錢。

馬雲的目標領導方法,使每一個員工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司的將來。因而,跟著馬雲最初創業的18個人,到現在還都在他的阿里巴巴團隊裡。馬雲很自豪地說:不僅僅是18個人,今天跟著我們走過5年、6年以上的有一百多人。

成功是團隊帶來的

講到團隊精神,一般人都會想到德國,想到日本。很少有人說中國的團隊精神非常好。中國是家族內的團隊,出了家族,就消失了,最關鍵的原因是溝通工作做得特別不好。

我一直倡導在中國企業要講究團隊精神。我是我們公司的說客,我是光說不練的人。我覺得我們的團隊非常值得驕傲。

我們的COO關明生是我們的總裁,在GE、BTR等全球五百強公司做了25年的經理人,英國籍香港人。我們的CFO蔡崇信,歐洲InvestAB公司做投資的,他是法學博士,加拿大籍中國臺灣人。我們的CTO吳炯,雅虎搜尋引擎發明人,美國籍上海人。我是中國國籍,杭州戶口。我們4個人各守一方,現在合作得非常好。成功都是團隊做出來的。如果別人把你當英雄的時候,你千萬不能把自己當英雄,如果自己把自己當英雄必然要走下坡路。

團隊組織應該像一座金字塔一樣,每個人都很重要,不管你在哪裡,都是團隊的成員,都應該全力發揮團隊的功能。

馬雲無疑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阿里巴巴內部崗位變化非常之多。經常是今天這個人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