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日“謝罪”。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牌坊。
懲治支援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處死的官員共百多人。
設立外務部,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的專門機構。
當時的東交民巷使館區可不只是就東交民巷一條衚衕,北到長安街,東到崇文門內大街,南到前門大街,跟紫禁城就一牆之隔,賠款的4。5億兩銀子,39年還清,就是還到1940年。到1936年我們大概支付了6億多兩銀子,這筆錢俄國分了1億多,德國分了9000萬,然而,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一爆發就不要了,德國1918年一戰戰敗也就不給了,奧地利也戰敗了,奧匈帝國也不給了,法國美國荷蘭把這個錢退給了中國,美國是拿這個錢做中國公費留學生的經費,今天的協和醫院、清華大學都是拿這個錢建的,只有日本,棺材裡伸手——死要錢,一直賠到1936年。《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造成了嚴重危害:
鉅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勒索;為支付這筆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人民,使中國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
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於軍隊的控制之下,便於侵略者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按照條約規定,清朝官吏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幫兇。
條約中設外務部的規定,便於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確立了清政府為資本主義列強的忠實走狗地位。從此,清政府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三章紫禁城裡無帝王(辛亥革命)
1急需救火員
娃娃放鞭炮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八國聯軍侵華結束後,帝國主義開啟中國國門,劃分勢力範圍的目的已經達到。中國雖然不是被某一國獨佔,但是更慘,基本上被列強瓜分殆盡,成為多國聯合殖民地。在國內,人民革命的呼聲,推翻清朝統治的呼聲空前高漲,真是猛一回頭烽火起。
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陳天華,寫了兩本小冊子《猛回頭》、《警世鐘》,號召人民參加革命。非 凡他用極其通俗是懂、淺白的語言告訴大家,中國已經成為列強的聯合殖民地。
19歲的四川青年鄒容寫出《革命軍》,國學大師章炳麟為書作序,這一老一少的奇怪組合,確實在人的意料之外,是革命運動在人民之中發生著不可思議化學反應的體現。
《革命軍》的內容包括了對清朝統計廣泛的指控,用最富煽動性的語言號召民眾進行革命,鄒容的小冊子傾注了對國內現狀的不滿,充滿了對法國和美國的革命、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以及對華盛頓和馬志尼等領袖人物及盧梭等思想家的欽敬。這小孩給中國的未來開了一張處方:模擬美國,革命獨立。鄒容激烈的言辭和章炳麟的序,觸怒了清朝當局。經過幾個月緊張努力,好不容易清廷找到了二人活動的地方。當巡捕在某地正欲逮捕他們之時,章炳麟挺身而出:“餘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鄒容趁亂從後門逃走。章炳麟一生坎坷,是堅定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豪傑。章炳麟被判了三年監禁,鄒容兩年。
佛爺不許鬧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仍然堅持君主立憲的改良道路,章炳麟針鋒相對,駁康有為的論調。他指出,革命是除舊佈新的良藥,實現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辛亥革命爆發的根源還是中國的民族危機,告別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了俄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了我國東北,日、俄帝國主義間的戰爭,可戰場卻在中國,中國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已經無法承受這樣的情形,對於清廷的不滿已經如弦上之箭。
戊戌變法時,好多人對朝廷還抱有希望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對皇帝還有依賴。清朝政府採用一些小修小補的辦法,將國內的不滿引向帝國主義,並在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