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好處。”修遠不滿的說道。
“主公,我這些話都是有依據的,我這些天一直在研究武田信玄的戰例。”山中賢秀回答道。
“恩,研究的怎麼樣?”
“武田信玄的外號雖然是甲斐之虎,似乎與有越後之龍之稱的上杉謙信相比略遜一籌。”
“是呀,上杉謙訊號稱軍神,一生征戰無數,無不義之戰,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五度決戰不落下風,幾年前在手取川合戰中更是隻用萬餘人就徹底擊潰了柴田勝家的四萬大軍,如果上杉謙信未死當是我軍最大的敵人。”
“主公,我貶低上杉謙信的成就,在戰場上他確實很強大,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對戰場的把握,他都已經到達了這個時代的頂峰,說他是軍神並不過分。不過他由於一生都在追求所謂的義,而失去了戰國的生存之道。”
“賢秀,你想說什麼?”
“主公,如你所說,上杉謙信一生征戰無數,無不義之戰,可是上杉謙信這無數次征戰又給上杉家帶來了什麼?”
“似乎利益不多,不過上杉軍出戰只是為了道呀。”
“所以呀,幾年前手取川合戰的時候上杉謙信依然只能動員萬餘部隊,而當時武田信玄已經動員超過五萬人的大軍了。”
“話不能那麼說,手取川的時候上杉軍雖然只出動了一萬多人,但是當時上杉家足有動員兩萬人以上軍隊的能力,只是”
“就算是兩萬又如何?上杉謙信關東出陣的時候還一度糾集過十萬大軍呢,可是這幾十年來,上杉家的軍力卻沒有什麼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個我承認,可是”
“主公,武田信玄成為武田家督的時候,武田家連糾集萬人以上的軍力都很難呀。”
“恩,這麼說來武田家在武田信玄的領導下確實成長的很迅速。”
“主公,根據我對武田信玄參加合戰的分析,他實在是要比上杉謙信可怕的多的敵人。”
“說說你的理由吧。”
“主公清楚上杉家和武田家見的五次川中島合戰吧?”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吧,而且正是這五次川中島合戰說明了武田信玄在戰場上的才能比起上杉謙信來說要略遜一籌。”
“是因為五次川中島合戰都是以上杉家略佔上風而收場麼?”
“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