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特人也的確如張曉所判斷的那樣,得到了三分之一的科普亞利人地盤,以及一部分的部落民和附庸部落之後,便沒有對張曉他們產生什麼威脅了。
因為布庫特人需要時間來消化掉這些利益,同時還要防備蠢蠢欲動的塔塔尼爾人。
在這個時候,如果要是再得罪了戰鬥力強大的張曉和帝國陸軍,那麼布庫特人可就是腦殘了。
因此,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張曉率領帝國陸軍,得到了科普亞利人戰敗之後最大的利益蛋糕,而沒有什麼辦法。
當然,這也和布庫特人損失太大,沒有實力怎麼樣張曉和帝國陸軍不無關係。
如果布庫特人損失不是那麼大的話,現在想要風平浪靜還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這一切都在張曉的預測評估範圍內,沒有出一點點的錯。
要知道,張曉麾下的十人參謀團體,也不是吃乾飯的。
就在這樣的時光中一天天的過去,一轉眼就過了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後,塔塔尼爾人方面終於確定了布庫特人戰敗,以及布庫特人軍事實力大損的訊息,隨即便開始出兵了。
而張曉這邊,也迎來了東邊哈里曼丹王朝,以及周圍一些阿拉伯國家的使者(未完待續。。)
第1446章 阿拉伯風雲(一百一十七節)
塔塔尼爾人已經確切的知道了現在庫曼變化的局面和態勢,不過他們卻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如果在布庫特人和科普亞利人戰鬥結束之後,他們就能夠把握住哪個時機的話,也許還可以快速的解決掉布庫特人。
之所以說是有機會,那是指張曉不率領帝國陸軍參合進來的情況下。
畢竟,庫曼多了帝國陸軍這個變數,塔塔尼爾人也不見得就一定會成功。
但不管怎麼說,塔塔尼爾人是已經錯過了好時機,並且給了布庫特人大約有一個月的整合時間,讓其恢復了一點點的元氣。
因為布庫特人得到了科普亞利人一萬多兩萬人的降軍,再加上他們原本還剩下的那一萬多人的軍隊,並且戰爭結束之後布庫特人又收攏了那些戰鬥中潰逃計程車兵,因此現在布庫特人的兵力也有五六萬人之多了。
並且,為了面對塔塔尼爾人的威脅,以及東部張曉所率領的帝國陸軍。布庫特人不得不將部落內那些未滿十八歲的少年人,也強行的徵兆進入了軍隊作戰。
並且由於得到了一部分科普亞利族部落民的投靠,以及一些原本附庸在科普亞利人麾下的部落的投奔,所以布庫特人從其中也徵召了不少的人。
七七八八下來,布庫特人的軍隊居然奇蹟的回覆到了戰前的數量。
當然,雖說軍隊的數量沒有問題了,但質量嘛這個就仁者見仁嘍。
但不管怎麼說,布庫特人軍隊數量上去之後,其又恢復了一些底氣和自信。
只是,布庫特人覺得自己有些氣悶。
其原因就是他們這次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最大的利益獲得者居然是一群外來勢力。
每每想到這一點,布庫特人都非常的不爽。
只是。考慮到那支陌生的軍隊其戰法犀利,武器也具有很大的威力。暫時布庫特人也想不到什麼應對的辦法,並且這支陌生的軍隊控制了科普亞利人三分之二的地盤,同時控制了地盤內的人口。
同時,布庫特人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慢慢的消化他們所佔領的那三分之一的科普亞利人地盤,以及處理戰後一堆的麻煩事兒。
所以,對於張曉這邊,布庫特人是顧不上了。
當然,也因為張曉還沒有對布庫特人表現出什麼惡意。所以布庫特人也暫時的沒有對付張曉和挑釁帝國的想法。
如今,布庫特人覺得,最大的威脅其實還是塔塔尼爾人。
至少,張曉勢力,對於布庫特人沒有流露出惡感,但塔塔尼爾人卻是實實在在的敵人。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布庫特人將重心都放在了對付塔塔尼爾人身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對於張曉來講。可是一件好事兒。
而庫曼地區的形勢變化,當然不可能隱瞞庫曼地區以外的那些國家和阿拉伯大型部落。
對於這裡的風雲變化,這些勢力都在靜悄悄的觀察著變化,並且衡量著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當然了。也有一些勢力評估著,自己如果也參合進來的話能夠得到多少好處。
只是,有這種想法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