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仇臺將九萬八千多將士分成兩撥,自己親率七萬八千人伏擊樓班,留下兩萬人給莫科謨守營
遼東城西五十里處,滾雷般的馬蹄聲響徹天地,樓班接替了去世的父親丘力居的權位,成為了烏丸人的大單于,在接到高飛的聖旨後,當即點齊烏丸五萬精銳的突騎兵趕赴遼東,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從昌黎郡賓士而來
樓班穿著華貴的衣服,一路上顛簸而來,倒是讓他有些不適應了烏丸人是馬上的民族,但是樓班卻是個例外,與其父、其兄都不太一樣,從身體就很虛弱,丘力居投靠高飛後,樓班便一直被養在了高飛的身邊,並且接受漢學,所學的都是漢人的詩禮儀,看上去十分的儒雅
而經過那麼多年的融合,烏丸人也逐漸融入了漢人,被漢人所同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烏桓了,多了一些漢人的禮儀,卻少了一些烏桓的野蠻,加上整個東北近十年沒有再起過刀兵,除了一些必要的軍隊進行演練外,其餘的烏丸人都紛紛男耕女織,與漢人無疑
“停止前進”
大軍正在急的行進之中,突然樓班高呼了一聲,命令便接龍式的傳到了後面,人馬一起停留在原地,滾滾的煙塵也逐漸消失黯淡下來
“大單于,為什麼停下了?”難樓從後面拍馬而來,來到了樓班的面前,狐疑地問道
“我軍急賓士了一個晝夜,人困馬乏,如果敵人探明訊息,暗中伏擊我們,到時候就會損兵折將遼東城池堅固,城中足有三萬兵馬,加上糧秣充足,只要堅守不戰,抵擋十萬夫餘人不成問題這裡離遼東已經不多遠了,前面有一條狹窄的道路,兩邊的山坡雖然不高,但卻極易不下伏兵為了以防萬一,我軍就暫時抵達此地,臨時紮下營寨,休息一夜,養精蓄銳後,明日再向前行進”樓班謹慎地道
難樓已經四十多歲了,是烏丸中元老級的人物,和丘力居是平輩,當年在三郡烏桓中勢力也還算不錯,現在聽到樓班如此話,仔細的想了一會兒,覺得也在理,便道:“那好,那就依照大單于所言,我這就命部下原地休息,臨時紮下營寨”
樓班點了點頭,道:“有勞叔父了”
難樓擺手道:“舉手之勞而已,倒是大單于深得漢人才學的精髓,這樣謹慎也是應該的,以後烏丸人就靠大單于了”
完,難樓調轉馬頭,便朝後面趕去不過,實在的,當初高飛冊封樓班為烏丸的大單于時,難樓等一些老傢伙仗著武力對樓班都不服從,可是樓班也不以為然,就用從漢人那裡學來的政治手腕,一點一點的分化了烏丸人,並且使得他們都支援自己,這才讓他的大單于的位置坐的如此穩固
樓班看到難樓離去的身影,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暗暗地道:“只要我在位一天,烏丸人就永遠會成為華夏國一個不可或缺的民族,你們都等著,烏丸人一定會在我的手中發揚光大的”
當夜,五萬烏丸人就地紮營,不再向前前進,營寨雖然簡陋,但是防守卻很嚴密,樓班曾經和司馬懿為友,兩個人互相學習,樓班是從司馬懿的身上學來了不少的東西,知道行軍佈陣的妙處,並且拜管寧、邴原為師,算是一個將帥之才
可惜的是,樓班從未打過仗,一直被高飛養在薊城,留作為烏丸人的內定大單于這一次,是樓班第一次出征,所以樓班會顯得很謹慎,想借平叛之名,讓消失多年的烏丸突騎重現於天下
樓班當大單于也差不多五年了,五年中為了讓烏丸人成為華夏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貢獻非常大,鼓勵族人牧養上等的戰馬,使得昌黎、遼西、雲州等地成為最為著名的牧馬基地,並且用優良的馬匹來配種,經過無數次的反覆試驗,終於讓烏丸馬成為了華夏國最為精良的戰馬,並且也是華夏軍所用戰馬最多的一種馬
烏丸馬的體型並不算太高大,但是卻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以及大的負荷力,正因為如此,華夏國的鐵浮屠才得以維持下去,就算奔跑起來,只略遜於千里馬,卻比一般的馬要加的優秀
由此,樓班被高飛戲稱為“馬王”雖然是個戲稱,但是這個“馬王”卻來之不易,而烏丸人和漢人的進一步融合,也加的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現在的烏丸人,並不單一活動在昌黎一個地方了,整個塞外草原,都可以馳騁,高飛也是有意讓烏丸為自己守禦北疆,所以在對外戰爭時期,北方的兵力遺留的相對較少
入夜後,樓班褪去了自己的衣衫,穿著一身便裝,手捧“孫子兵法”,挑燈夜讀,竟然是讀的如此的津津有味
不一會,便有親衛走了進來,直接跪在了地上,向著樓班施禮道:“大單于,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