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荀諶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燕國上下的心聲。
高飛不動聲色,扭臉看了荀攸一眼,問道:“公達有何意見?”
荀攸緩緩地道:“稱帝是必然的,但是當務之急不是稱帝,而是如何解決戰後所遺留的問題。徐州、青州沒有受到太大波及,然而兗州卻是這次滅魏的主戰場,雖然我軍是僥倖獲勝,用了很短的時間就驅走了曹操,然而兗州必然是曹操的跡之地,曹魏勢力在這裡根深蒂固一時間難以撫平。另外,豫州的汝南、陳郡、譙郡、梁郡都在去年受到了嚴重的乾旱,致使百姓顆粒無收,勉強度日,所以,臣以為,當把戰後如何恢復生產,收復民心作為重之重。”
高飛點了點頭,對荀攸的回答表示很滿意。
郭嘉緊接著道:“除此之外,自虎牢關以西,函谷關以東,孟津以南,軒轅關以北的洛陽京畿之地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片荒蕪,屬下以為,此乃天成之地,如今已經盡歸我大燕所有,就應該想法設法恢復其昔日的繁華。想當年,洛陽繁華無度,卻被一場大火燒為灰燼,百姓流離失所,如何恢復洛陽之繁華,也是勢在必行。”
賈詡最後道:“總的來,當前是三件大事,一是稱帝,二是戰後恢復,三是安撫民心。原自古乃必爭之地,有道是得原者得天下,加上原多數為平原,良田無數,一旦真正的恢復了,必然會成為燕國的又一大產糧基地。屬下以為,當效法奪取河北之政策,予以減免原三年賦稅,鼓勵農業生存,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軍隊也可以進行軍屯,並且委派得力官員出任各地要職,三年後,原必然會有一番新氣象。”
高飛聽完四個人的不同意見後,覺得都很受用,而且這些也是他腦海所想的。
原這一地區為華明的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心。
大禹治水,將天下劃為九州,以豫州為天下的心,而後又以豫州周圍的大面積平原統稱為原。國曆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化心都在黃河流域原地區,逐鹿原,方可鼎立天下,除了國南北朝外,皆認為把原納入版圖的王朝才是國的正統王朝。而以後的蒙古統治者和滿族統治者皆以認為把原納入版圖的王朝才是國的正統王朝,而不是隻統治蒙古舊地或滿族(女真族)舊地,分別建立了統一國的元朝和清朝。
也就是,得原者,得天下。
如今,高飛已經徹底佔領了原,使得燕國的版圖向外擴大了一倍,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州,燕國就佔領了幽州、冀州、幷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以及洛陽京畿一帶的部分司隸,地盤之大,雄蓋天下,令天下偏安一隅的馬騰、劉璋、劉備、孫策以及遠在交州計程車燮望塵莫及。
高飛一直在苦苦的思索著,對於如何治理原他不需要太多的操心,因為只要廣施仁政,就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可。這個時代,還是以農業為主,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什麼都東西都是空想。所以,展農業,是必然的,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在展農業的同時,他的工業也不應該落下,加上戰後消耗掉的兵力需要補充,以及人才略顯不足,這些事情都困擾著他。
“那麼,就先這樣定下了。河北安定,不需要太多的兵力,然而原卻不同,需要多留一些兵力鎮守,還需要一位有大局觀的人來坐鎮此地,我想從你們四個人當挑選,你們四個人推選吧。”高飛想了良久,這才道。
荀攸、郭嘉、荀諶三個人異口同聲地道:“我等以為,總軍師之才,當足以擔當此大任!”
高飛看了賈詡一眼,問道:“軍師,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
“主公,和毛遂自薦。”賈詡當仁不讓的抱拳道。
高飛道:“河北安定,已經形成了風氣,一些事情也已經約定成俗了,而且滅趙時對冀州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彌補了過來,我的意思是,你們四個人一起留在原,一起為恢復原做出努力,以軍師為,你們三人為輔,各治一州。你們覺得如何?”
四個人面面相覷一番後,便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屬下定當效犬馬之勞!”
高飛道:“很好,那麼賈和出任兗州刺史,並且總督兗州、徐州、青州、豫州四州,郭奉孝出任徐州刺史,荀友若出任青州刺史,荀公達出任豫州刺史,另外,以臧霸為鎮東將軍,統領青州、徐州所有兵馬,協同奉孝、友若共同治理青州和徐州。”
“諾!”
這邊話音一落,高飛扭身對身後的書記陳琳道:“即刻草擬書,公佈於眾。”
“諾!”陳琳毫不猶豫地揮墨如雨,筆走龍蛇。
高飛緊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