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的情況下清軍現在是不可能大規模的改變進軍方向,可以想像,若是清軍膽敢回軍北方,那麼吳三桂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問鼎江山的機會,大軍追擊之下,兼之清軍士氣低落,恐怕沒過黃河這支大軍就完蛋了。

而且天下財賦多出於江南,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清軍也絕對不會放棄能夠支撐戰爭的南方數省。

北方各省現在正在拼命擴軍備戰,因為大一統的體制關係,清庭是絕對不允許這些地方督撫擁有一支能威脅中央的強大軍隊,所以這些省份所囤積的糧餉軍械乏匱之極,兼之支撐平三藩戰爭多年,現在北方的軍力早已被抽調一空,現在能在地方上活動的大都是汛防兵以及少數綠營留守部隊,可以說在在新軍編練成功之前,他們是沒有什麼進攻能力的。目前唯一能夠對漢軍發動突然性打擊的,只有山海關外的奉天——黑龍江——寧古塔一帶的清軍,其中最有威脅的就是黑龍江將軍麾下的三千多騎兵,不過暫時也不用擔心,他們發動戰役也不大容易,千里迢迢路途遙遠不說,支撐戰爭的輜重物質他們也嚴重短缺,即使關外政府從現在開始轉入戰時狀態開始囤積的話,那恐怕也是半年之後的事情。至於山海關那支千多人的防衛部隊,林風倒沒怎麼放在心上。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林風自然也不會白白放過,在這段時間漢軍在京畿地區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徵兵,這次的徵兵物件擴大了不少,除了北京的城市貧民之外附近各個縣城的農民也為徵召之例,這個時候漢軍軍屬的良好待遇已經傳遍了京畿,況且陳夢雷的宣傳工作也做得相當到位,所以林風沒有費多大功夫就成功的把軍隊擴大到了四萬多人,而且就兵員素質來看相當令人滿意,除了大都是文盲之外其他方面倒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關於如何進行軍隊建設,林風這回倒的確是有些發愁,按照他的想法,這支部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應該就算是他的老家底了,但是如怎麼才能把這支軍隊打造成死心塌地的跟他走、打不爛拖不垮的鐵軍呢?

在臆想中這個問題似乎不算很為難,在林風那個時代的無數革命前輩早已作出了光輝榜樣,經過若干學術家的整理之後,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

首先軍隊的成員必須為勞苦大眾為主體,然後領導者對這些士兵進行深入淺出的思想教育,同時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讓所有的軍隊成員享受一定的物質成果,最後就是各種各樣的引導啟發,比如控訴地主老財、憶苦思甜等等實用價值極高的節目,其間宣傳機構必須一直保持高強度的運轉,穿插在各種環節之中。

如果這樣幹下來的話,那麼軍隊的凝聚力基本上就會達到一個恆古未有的高度。據林風所知,當年確實有幾支軍隊成功的被塑造成這個樣子,除了戰鬥力極為堅韌之外,軍紀也好得離譜,從後世的無數例子來看,軍人們對紀律認識已經達到了人體本能的程度,很多人寧願死亡也不願意侵佔老百姓一針一線,如果說就軍隊模式來比較的話,岳家軍和他們比起來幾乎就可以算是土匪了。

不過林風卻發現自己好像沒這個本事,首先思想教育就搞不過來,他沒那麼大本事創造一個先進的思想體系,若是在十七世紀一味借鑑共產主義恐怕別人都會把他當成瘋子,所以根本沒辦法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其次重新分配也不現實,就不說自己內部的反對,就憑把地主推到清軍那一邊去這一條就萬萬幹不得,林風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放地標準算了,到底清軍也不比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戰鬥力還沒那麼強悍。

在林風的命令下,京畿地區原本屬於皇室和八旗貴族的各種莊子全部無條件沒收,經過一番測量計算,這些土地按照產量被切割成若干個小部分,這個時候原來跟隨林風的老兵以及軍官手頭的地契終於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土地,林風兌現了當初了諾言,讓他們都成為了地主。

在這個利益分配過程中新加入漢軍計程車兵也得到了一些甜頭,漢軍軍屬家庭再次無償得到了相當可觀的政府補助,在林風的強力要求下,李光地領導下的軍政府表現得非常之人性化,除了糧食和銀子之外,各種因為清軍封鎖的物資比如油鹽醬醋之類也進入了軍屬的廚房,此外各種專門針對軍人的各種服務機構包括軍妓院也建立起來,同時在漢軍控制的地區內各種商店包括藥店、看病的郎中也接到了政府命令,軍人以及軍人家屬買東西看病必須半價優惠,若是哪個奸商膽敢違抗命令那就全家砍頭。

老實說林風對這些士兵的許諾也相當誘人,當著所有軍官和士兵的面他宣佈以後打下新的地盤之後,那些被八旗圈佔的土地將無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