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1 / 4)

嗍�習只故塹黴怨蘊頹��

按照原來的規律,凡是朝廷作出的決定,他們肯定是要反對的——說“反對”這個詞應該不算準確,正確的說法是“挑刺”,總之雞蛋裡找骨頭的批判一下,順便再罵一罵朝廷的某位大人物“無能”、“昏聵”,當然,按照個人的喜好和地方出身,這位倒黴的朝廷大員可以帝國任何三品以上的官員,當然,這裡面也有許多門道,比如祖籍福建計程車人自然會對陳夢雷和李光地網開一面,而江蘇士子若是聽見有人大罵張書玉,自然也會挺身而出。

這次朝廷進攻山東的決定得到了廣大士人的擁護,基本上沒什麼唱反調,包括出身山東的舉子,實際上就現在的情形來看,因為壟斷運河漕運的關係,山東幾乎成了北方諸省的公敵,就利益上講,現在北方人吃大米、穿絲綢的成本比起原來要高出許多,這中間的差價都被那些山東官僚擄奪了,這種情況下當然沒什麼人跟他們說好話;而就大義上分析,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山東這個省份也是沒什麼道理獨立在中央政權之外的,割據一方不得人心。

與以往幾次的軍事行動不同,這次大漢王朝針對山東的調兵遣將搞得大張旗鼓轟轟烈烈,這邊兵還沒出,直隸一省都知道要開戰了,臨近山東的幾個州府不免有點人心惶惶,訊息傳出,對面的山東部隊立馬整頓起來,關閉道路徹查行人修整工事,擺出一副決戰到底的架勢。

其實這個時候形勢還遠沒有這麼緊張,因為在這個時代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雖然此刻大漢朝廷已經放出了風聲要大舉攻取山東,但實際上就這出兵的事情還沒有商量妥當,現在擺在林風面前的難題就是派誰為將,另外調動多少部隊。

攻取山東和出兵驅除準葛爾當然大不相同,就現在的政治狀況來看,蒙古和大漢基本上屬於兩個國家,所以和葛爾丹開戰那就屬於“國戰”,從這一點來說林風御駕親征是很有道理的,但若是打山東都還要林風親自出馬的話,那就很有點說不過去了,而且如果這麼做的話在政治上也會有很大的負面效應——一方面是林漢帝國承認山東趙申橋是同等級的對手,而在此之前大漢朝廷的官方宣傳中是認為山東政權是和直隸、奴爾乾等地方一樣,屬於地方政權,不能和北京相提並論,而山東方面自己也預設了也個說法;而另外一方面,如果林風真的御駕親征,那這次出征就是“帝王之狩”了,不論是聲勢上還是軍隊數量上都恐怕不能太小,如此一來軍費開支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殺雞用牛刀”的做法很可能激發山東軍民的恐懼,逼迫他們拼死抵抗。

現在盤踞在魯地的敵軍約莫七萬出頭,其中算得上能打的精銳部隊滿打滿算不過兩萬五千人左右,大多駐防在德州一線,照這個敵情來分析,根據總參謀部的估算,出征的部隊大概控制在三個軍左右就足夠了,當週培公的奏章遞上去之後,林風擬定圈選的是近衛騎二軍、近衛第四軍和第五軍,總兵力約三萬六千餘人,步、騎、炮一應俱全,而且因為近衛第五軍是純炮兵軍種的關係,火力可謂是空前強大,估計攻克山東境內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碉堡要塞不成問題。

但是領隊出征的主將人選卻成了難題,這裡當然不是漢軍之中缺乏良將,實際上就現在的情形來看,縱觀整個中國,若說到哪一個勢力名將最多,大漢絕對是高舉榜首,其中馬英、瑞克?拉歇爾、趙廣元、王大海、趙良棟乃至遠在山西、陝甘的張勇、王進寶等,無一不是名號響噹噹的王牌大將,隨便拉一個出去都能獨當一面見誰滅誰,但可惜的這些將軍大多不在京畿直隸,其中王大海任權安徽大都督兵鎮兩淮,趙廣元駐防察哈爾、承德防備科爾沁,王進寶統帥騎兵軍團駐兵榆林,警戒西蒙古諸部,而趙良棟、張勇則在陝西防備馬鷂子和王屏藩,同時也和準葛爾汗國對峙。

現在能夠調動的大將只有馬英和瑞克。不過馬英的騎六軍在上次和葛爾丹的戰爭中力拼準葛爾怯薛軍,傷亡慘重,這回雖然補充的兵力,但到底也還沒有完全回過氣來,所以這個時候再調他出徵顯然有些過於苛刻,而且就朝廷的許多大佬來看,讓這位大爺去打山東恐怕也不太合適。

這裡當然不是說馬英將軍打仗不行,實際上雖然朝廷裡的多數大儒都不太喜歡這位將領,但說起統兵作戰這方面,倒還沒人說馬英不行——這位馬賊出身的大爺擅帶強兵,能克強敵,來去如風,擋我者死——聽上去氣壯山河,充滿了浪漫主義英雄色彩,但實際上這種風格就是原汁原味的“蠻族戰法”,凡是他馬蹄踩過的地方,不論仗打得怎麼樣,百姓城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