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民夫分成三班,晝夜不休的修築炮臺,為漢軍炮兵部隊的攻城重炮修築炮壘,起初因為缺乏鐵具和木料,工程進度一直非常緩慢,但隨著中軍騎兵部隊的展開,原本就被馬英部隊擊潰的八旗散兵遊勇要麼就殲,要麼遁入深山老林,大軍尾翼被徹底肅清。在林風催促下,鞍山的鐵具和海城子的木料陸續到位,數萬騾馬大車流水馬龍輾轉往復,遼陽城四門各處高地的炮臺逐一完工。
激烈的炮戰自昨夜凌晨開始,已經整整打了六個時辰,遼陽城的炮兵火力以及炮兵部隊的技術能力大大超出了林風的預料,根據戰前的情報,遼陽城的守城炮似乎數目不多,除了小炮之外,兩千斤以上的重炮僅僅只有兩門,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情報顯然是錯誤的。從昨天夜裡突然發動的炮襲來判斷,遼陽城的紅衣大炮至少有五門以上,而操作這些重炮的炮手軍事素質也相當之高,反應亦極為迅速,實際上當凌晨四點漢軍大炮剛剛轟出三波炮彈之後,防守炮兵的火炮就立即開始了還擊,而令人驚歎的是,守軍的還擊居然極為精準,還擊炮火第一波測距,第二波校正,第三波就直接命中了城外的炮壘,隨後雙方激烈對射,漢軍炮兵的優勢勝在數量和堅固的炮壘工事,而清軍炮兵卻以極快的速度,利用炮架下的滑輪在寬闊的城牆上頻繁轉移射擊陣地,以機動靈活的戰術拼死還擊。
如此高素質的技術兵種真是令林風瞠目結舌,實際上對於八旗兵的認識,林風一直保持在八國聯軍進北京那種荒誕不經的幻想中,真是難以置信,在八旗“出則為兵、入則為民”的類似於原始公社的軍事制度中,居然擁有這樣強悍的炮兵,真是令他大吃一經。
經過一夜半天的激烈炮戰,此刻遼陽城外早已一片狼藉,因為夠射程的重炮數目不夠,為了掩護己方重炮,清軍在炮戰中大小火炮一起開火,而重炮則就在一片小炮迸出的炮口火焰中隱蔽運動,在十七世紀這個缺乏彈道數學技術、射擊以簡單幾何算術輔助直瞄的時代,確實是非常之有效,而在這種戰術的作用下,遼陽城外的空地上佈滿了深淺不一的炮坑,好似被狗啃過一樣。
守軍的超水準表現令遼陽守將的身價大大提高,坦白的說,之前因為馬英捷報頻傳的關係,漢軍之中上上下下包括林風在內都免不得有點志得意滿,對遼陽城的這支區區三、四千人的小軍掉以輕心,但炮戰過後,未等林風開口,隨軍參謀長慕天顏立即找出了飽受冷落的遼陽守軍的情報,遞上林風的案頭。
深秋的遼陽日益漸寒,未至霜降,體質不佳的林風就命令近衛親兵在中軍大帳內生起了暖盆,與外間呼嘯乾澀大風相較,帳內溫暖溼潤,舒適之極。
近衛軍參謀長慕天顏正是漢軍第一批進士從軍的產品,說來有點好笑,他進入漢軍系統的過程真是頗有些戲劇性,本來慕天顏根本沒有想過要去參加什麼“叛軍”,其實他本人性格深沉穩重,也算不上很激烈憤慨的青年,不過可惜的是當前年他離開家鄉寧州前往河南替舅公祝壽時,卻不料遇上了楊起隆組織的農民大起義,一番戰亂下幾乎喪命,幸虧他本人還算機靈,喬裝之下哄過了義軍,隨後跟著大隊難民亂哄哄的流入了京畿,走投無路之下見到漢軍開科舉士,一橫心報名投效了“漢逆林匪”,卻不料時來運轉高中進士,隨後又進入軍隊系統在馬莊武學擔任教官,而當漢軍林風大帥晉位漢王之後全軍改制,因為技優評佳調入漢軍總參謀部任遼東司主官,之後平步青雲遷任近衛軍參謀長,得授上校軍銜。
此時帳內諸將一片沉默,對於如何才能迅速拿下防禦堅固的遼陽,眾人一時之間都拿不出什麼好主意來,寂靜良久,見同僚不語,身為幕僚之首的慕天顏有些無奈,卻也只得恭身而立,皺眉報道,“主公,本來依著細作走報,這個通遼的敵將堪可一觀者,僅偽清遼陽知府紹興姚啟聖矣,不過據戰況來看,似乎咱們小窺了這個通遼守將。”
林風有點惱火,隨手拂了拂手頭的卷宗,不悅的道,“你們原來不是一個個都跟我吹牛皮來著,說什麼姚啟聖對八旗心存怨懟,而這個蔡毓容更是八旗膏粱子弟,走馬鬥雞不通戰事是個草包,所以咱們打遼陽輕而易舉,怎麼這回又要改口麼?!”
慕天顏滿臉赤紅,一塊臉皮羞得幾乎快要滴出血來,尷尬之極,“咳咳主公贖罪,其實依著卑職的意思,這個姚啟聖屢屢遭受清廷貶斥,不久之前,這個堂堂進士居然還被上司放到三河馬場養馬,可謂羞辱之至,而這回八旗乏人可用,才把他重新啟用,所以卑職以為,姚啟聖多半不會誠心任事”
“好吧,就算姚啟聖被你猜對了,那蔡毓容又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