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寫的確是沒什麼錯,到底在十七世紀民族主義還不是那麼清晰強烈,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大夥的想法依然還是“家”和“國”這個範疇之內,但不幸的是林風卻顯然沒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在皇帝看來,吳三桂這個人若要按漢奸處理那也並無不妥,但三藩起義的事情那也還是有功的,按照嚴格意義上的說法,這也算是“偽軍反正”,所以就這個上面來講,人歸人、事歸事,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當然皇帝提出這個看法之後李光地等人立即按照儒家法則進行了反駁,除了大套大套的關於君臣法理上的理論說教之外,其中最為犀利的指責就是:吳三桂反清並非是出於“華夷大妨”,而是為了他私人的榮華富貴,這話說白了就是這種形勢下的反清主要是為個人撈好處的,並不是為了全體同胞的利益、。
關於這個做法林風嗤之以鼻,實際上就他看來這種話幾乎算是屁話:所謂沒有好處誰會去拼命啊?!咱們為什麼要打韃子呢?不就是因為韃子佔了咱們的江山、騎在咱們頭上作威作福從而令全體同胞的經濟利益和人格尊嚴受損麼?
所以說不論是反元也好反清也好,不論是口號喊得多麼響亮漂亮熱血沸騰,歸根結底,大家都還是衝好處去的,只是這種好處大家都覺得是自己應當得到的,所以感覺自己很正義。
那麼按照這個理論朝下走,他吳三桂即算是為了皇位而反清又怎麼樣呢?!這個事兒本來就是正確的嘛,咱們大漢軍起初反清的時候也不是就說:上為天下百姓討還公道,下為三軍將士謀個功名富貴麼?!所以說這裡就不能就因為他吳三桂個人動機不純就否定了這一轟轟烈烈的民族起義不是?!
這番話說出來之後帝國朝野再次集體失聲,實際上不少人感覺皇帝這個話真的聽上去忒彆扭,但也不是那麼容易反駁:要知道這個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論點很穩,而且聽上去非常樸素、非常真實,如果要驗證的話隨隨便便在漢軍內部找幾個農村出身計程車兵一問就可以得到答案;而相對來講士大夫傳統的那套“丹心照汗青”或者“浩氣塞天地”就多少顯得有些虛偽了,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確實沒幾個聖人,能夠很純的為了那種精神上的執著去拋頭顱灑熱血,這種事情基本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喊喊口號沒人不會,但在這種窗戶紙被捅破了的情況下再大唱高調,那任誰也都會有點不好意思。
於是這個詔書的第二個部分就和前一部分有點衝突,讀上去感覺有點不倫不類,當然這也並不妨礙第三部分的繼續批判,本來按照預定計劃,這個部分應當是承接第二個部分的意思繼續朝下走:偽清都定鼎天下繼承大統了你還要跳出來掀起叛亂,破壞人民的和平生活,破壞社會的安定團結,簡直最大惡極之至,所以帝國要討伐你——但第二部分被皇帝這麼一改,第三部分就沒法寫了,按照皇帝的意思吳三桂的“三藩之亂”已經被定性為“三藩起義”,偽清政府根本沒有任何法統可言,那麼就不能繼續在這個事情上做文章了,因為既然此事是正義的,所以南方人民遭受戰亂之苦那也是應該的,也是正義的。
經過翰林學士的一番商討,這個第三部分不得不拐了一個大彎,直接從吳三桂跳到了他的兒子孫子這輩,主要是闡述南周皇朝窮兵黷武的事情,大概的意思就是:南方人民經過一番戰亂就已經夠苦的了,但這會你們放著反清大業的正經事不幹,偏偏自個兒為了一個皇統之爭大打出手,簡直就是民族敗類,所以為了南方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全國的和諧和穩定,帝國政府有責任、也義務剿滅軍閥,替大漢民族清理門戶。
詔書寫到這裡就算完了,和歷史是上的那些檄文名篇相比,基本上很少有大話、套話、空話,綜合來看應該不算很成功,但在目前全國開戰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倒也還算是大受歡迎,基本上士林的反映頗為良好,也很少有儒家書生因為第二部分沒有繼承和發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跳出來唱反調。
早已準備妥當的各野戰軍團立即出動。其中,西線兵團羽林將軍瑞克所部,三個軍約四萬人向浙江方向緩緩推進,由蘇南出發,循太湖水道進軍杭州,逼迫仍在浙江境內混戰廝殺爭奪地盤的南周軍、尚可喜部隊以及臺灣鄭經部隊向後撤退,意圖奪取浙江全境;南方兵團平遼將軍王大海所部四個軍約六萬餘人,自安慶誓師,跨鄱陽湖循大江南下,以左右兩個梯隊交替前進,向臺灣鄭經所部佔據的福建發起攻擊;而中原兵團馬英所部集結了近八個軍十一萬餘兵員,在江西、湖北兩省近千里的縱面上,跨越大江,進軍湖南、廣東。
此次作戰,大漢帝國共動用三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