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屋子,走在遊廊之內,見前方王侁和劉文裕負手而立,低聲說笑著,似乎在等著他。見著情況,吳斌從另外一邊的走廊繞道出了府,而楊延昭忙藏起了心裡的異樣,疾步上前,行禮作揖道,“楊璟見過兩位大人。”
“呵呵,楊大人當真是客氣了,你我同朝為臣何須這般的見外?”
那王侁笑著說道,語中謙遜溫和,一隻手捋著鬍鬚,眼中滿是歡喜之sè,一邊的劉文裕則是伸出白胖的手扶住了他,點首輕聲道,“王大人說得是,我等同為官家辦事,哪用得著這些虛禮。”
“兩位大人說笑了,楊璟乃是後學後知,本就是二人大人的後生晚輩,這禮儀怎能廢棄,當真是萬萬不可。”
聞言,王侁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與劉文裕對望一眼,眼中滿是很是受用的模樣,楊延昭雖然是後生,但這後生乃是狀元公,就憑這一點,便強過了他二人的乘蔭祖上的功績而入朝為官的出身。
更何況後來楊延昭治理閩南,啟民智,去蠻夷之風甚有政績,即便是他們也難以做到,而修建崇文館又將他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提高了數十倍來。
王侁和劉文裕也是以讀聖賢書自居,但心裡著實對楊延昭還是有些不以為意,但如今這時常聽聞的少年俊傑很是恭敬的立在自己眼前,那曾經的輕視自然變成了由衷而生的驕傲與滿足。
笑了少許,那王侁一邊往前走去,一邊才開口道,“楊大人,既然你這般說,老夫便託個大,喚你一聲延昭,不知可否?”
跟在身後的楊延昭哪有說不的選擇,當即出聲音應道,“王大人乃是楊璟的長者,理當如此。”
“既是如此,那老夫也不矯情了,延昭,朝廷幾十萬大軍北伐契丹,官家更是御駕親征,可想而知此事已到了關係大宋江山社稷的地步。我等領皇命前來做監軍一事,心裡得時刻牢記著官家所囑咐之事,當不能作jiān犯科,壞了朝廷的大事。”
說到這裡,王侁恰到好處的停聲不語,明白他話中有話的楊延昭則是趕忙應聲著,“還請王大人指點晚輩才是。”
聽得這一句,王侁眼中閃出孺子可教的神sè,頷首捋須繼續道,“所以,你我身上的擔子很重,那些武夫生xìng魯莽,不知輕重,說不得腦子一犯渾便有可能壞了官家的大計,我們得看好他們,決不能讓這些事情發生。”
終於,楊延昭懂了,王侁這是在敲打他,也算是拉攏他,更是在含蓄的指出該如何站好隊,切莫和潘美等人混在一起。
這些話,聽在心中,楊延昭覺得很是好笑,且不說屋中的其他將校,單憑潘美與楊業便是名垂千古的名將,身經百戰,怎能不懂行軍打仗之事,沒想到到頭來,卻淪落到聽命於只懂得爭名奪利,滿是紙上空談的庸夫俗子的地步。
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悲。
心裡是五味酸醋俱全,可是這表面上楊延昭卻依舊要慢點卑謙,滿是恍然大悟受教般的說道,“多謝王大人指點,楊璟定當銘記於心。”
“呵呵,這就好,我等齊心協力,助官家橫掃契丹,建功立業!”
或許是多了絲的豪情,王侁竟是放聲的笑了出來,稍後劉文裕也與楊延昭說了些親近的話來,待到了府衙外,兩頂軟轎將二人給抬走了。
“公子。”
在這外人面前,蕭慕chūn等人依舊喚著楊延昭為公子,大步從街邊的巷口迎了上來,臉上滿是愁苦之sè。
“這是怎麼了蕭大哥?諸位兄弟為何變得如此的垂首喪氣?”
好一會,蕭慕chūn才嗡聲道出了緣由,“公子,雖然弟兄們來了代州城,可是該到哪裡去打契丹狗?營旅中已經沒了我們的容身之處,想要上陣殺敵,也無處可投。”
原來是在擔心這個,聞言,楊延昭不禁笑了笑,“這哪裡是難事,你們難不成忘了我幾位哥哥都在營中當差,還不能辦了這點小事?”
“可是兄弟們不想讓公子為難,正打算憑著自己的本事過了雁門關,同樣可以為國殺敵”
蕭慕chūn道出的這一句讓楊延昭明白了他們糾結的緣由,看來是怕看到自己一個被逐出家門的棄子回去求大郎他們受到難堪,遂決定照著當初在毒蠍常做的‘打獵’一般,溜到契丹人的住所來進行獵殺。
心裡有些感動,也不由得想起了大郎等人,不知這些當初很是疼愛他的兄長過得怎樣了?
或許,應該去見見他們和孃親,可一想到先前看到的那張滿是冷漠的臉,心中又不知如何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