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涅施壓,使其避免陷入戰爭。1832年3月,他從巴黎給梅特涅寫了一封冗長而且飽含感情的信,敦促他不要對佩裡埃派兵佔領安科納的舉動反應過激。11月,當法國軍隊突然出現在安特衛普時,庫貝克抱怨說:“梅特涅王子很像一個鐘擺,在塔提切夫(俄羅斯駐維也納大使)的戰爭與薩洛蒙的和平之間擺來擺去。”
金融槓桿
如果不是憑藉他們的金融實力,我們很難評估羅斯柴爾德兄弟對於和平的持續遊說能夠獲得多大的成功。如上文所述,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兩根“槓桿”可以使用:他們不僅從自己扮演的非正式外交溝通渠道的角色中施加影響力,同時還藉助了實實在在的財政壓力——如果一個政權準備開戰,向他們尋求貸款,他們就能予以拒絕;相反,他們能夠向一個有和平傾向的政權提供財政支援。這裡有必要再次強調羅斯柴爾德影響力的有限性,不僅在那些在1830~1833年間沒有大規模提升軍費開支的國家(英國和普魯士),就是在那些確實提升了軍費從而有貸款需求的國家(法國、俄羅斯和奧地利),他們的影響力也同樣有限。
羅斯柴爾德的金融槓桿在那些沒有合夥人的首都,其作用最為有限。在柏林,羅斯柴爾德兄弟被1830年爆發的革命撞個正著,當時他們正在進行一次債券轉換行動,目的是將他們此前借給普魯士的英鎊貸款對應的債券利率從5%轉換為4%。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一樁被看好的交易。薩洛蒙、安塞爾姆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老朋友”克里斯蒂安·羅特爾進行多番討價還價之後,終於在1830年2月達成協議,羅斯柴爾德家族將以98點的價格發行一批新的4%利率的債券,其收益用於贖回此前的5%利率債券。新發行的債券總額為380萬英鎊。此外,圍繞1822年發行的一批債券,類似的轉換行動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截至法國革命2月爆發時,仍有一半的4%利率債券沒有賣出去。隨著歐洲金融市場的暴跌,除了急劇打折外,再沒有其他的辦法來處理這些債券:2月,新債券的交易價為79�5點;新的拋售無疑進一步挫低了價格。但羅斯柴爾德兄弟仍需按照合約的規定,以98點的承銷價格向普魯士支付現金。羅斯柴爾德家族能夠承受履行合約必然產生的損失(據羅特爾估計超過了36�7萬英鎊)嗎?可能,但由於此前在法國4%利率的債券上損失太多的錢,所以不難看出他們為何如此決斷地想從這次鉅虧交易裡抽身。
安塞爾姆自然地被派回了柏林,進行一輪冗長而又格外艱難的談判,普魯士多名官員和大臣使出的計謀讓談判難上加難,這些官員和大臣因反對取消轉換協議而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最終,卡爾也被派去柏林協助安塞爾姆,雙方才能夠達成妥協。實際上,支付了大約14萬英鎊的罰金後(實際支付時,經過各種扣除只付了5萬英鎊),羅斯柴爾德被允許延期轉換債券,直到歐洲金融市場恢復穩定。
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次成功的行動,避免了遭受更多的損失,但是普魯士官方為什麼同意妥協?羅特爾對普魯士國王、弗雷德裡克·威廉三世的進言是基於個人利益的。“如果內森·邁耶·馮·羅斯柴爾德的公司被迫嚴格執行合約規定,”他指出,“不顧當下不利的情況,那麼他們就可能在所有的市場裡以任何價格拋售全部的4%利率債券,進而給我們的公共信譽帶來嚴重打擊。我們以往的經歷告訴我們,馮·羅斯柴爾德公司涉及的金融交易中,如果它扮演的不是中間人,而是反對者的角色,那麼這些交易肯定會失敗”換句話說,羅斯柴爾德的弱點同樣會給普魯士政府帶來負面衝擊,儘管迫使它履行合約,普魯士能夠在短期內獲益: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二部 金融統治者 第一章 和平的枷鎖(1830~1833年)
最近的1830年1月的法國貸款以及轉換普魯士簽約於1818年的債券(後者聯合了多家其他銀行業公司),使得他們遭受了大量損失,羅斯柴爾德銀行在這類交易中已經完全喪失了信譽儘管他們的財富仍然十分可觀,但仍缺乏這類交易所需的現金,因為他們的財富大多由歐洲各國的債券組成,目前不能在任何一個交易所兌現。羅斯柴爾德銀行因此拒絕為了賺取佣金而直接接手任何大額的貸款業務,而且他們在賬目上的墊款還將增加,他們接下來就會尋求以極低的價格拋售新近發行的債券,這將損害相關的國家。
但這番話如果不是因為普魯士自身也需要新的基金來應付備戰所需的各項開支,也不會有任何作用。用詹姆斯的話說,普魯士儘管“在所有大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