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聽得眉頭一皺,馬上反駁道:“不對,就算國子監出身,也一樣可以來考進士,從而謀求一份出身啊!”
鍾進衛聽了,嘴角一裂,無聲地笑了下,才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還沒說完。”
“是朕著急了,鍾師傅接著說。”崇禎皇帝一聽,有點不好意思,臉色微紅道。
他在心中暗自再次告誡自己,做君主的一定要沉住氣。不過好像每次和鍾師傅談起事情,就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陛下,之所以讀書人不走國子監這條路,是因為有了一條更好的路可以走。在大明開國幾十上百年之後,民間的書院就漸漸興起。臣查了下資料,到萬曆年間建立的書院共有一千四百三十五所之多。也就是說,大明的府州縣大約有九層以上都有書院。”
鍾進衛說到這裡,讚了句道:“大明的書院之多,哪怕唐、宋都遠遠不及,真是了不起!”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微微有點自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繼續認真地聽著鍾進衛說話。
“到了後來,官府開始參與進這些書院中。有些地方的書院山長直接由朝廷任命,地方書院的考試甚至由當地縣令來閱卷。各地書院從一開始包囊永珍的講學變成了專門研究科舉,因此有志科舉的讀書人都去選擇了書院而非教育質量日益差下去的國子監。”
鍾進衛說著,崇禎皇帝聽著。這些事情,應該是他這個主人來講給穿越而來的鐘進衛聽。現在卻是相反,他是越聽越慚愧。
在解釋了崇禎皇帝剛才的問題之後,鍾進衛把話題又拉了回來,接著道:“因此,如果要重新按照以前的模式重振國子監的話,就不現實了,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有才能的讀書人因為有更好的選擇,因此他們不會選擇國子監,這國子監生源的質量就是一個問題。”
“二,就算國子監裡面的監生在恢復積分和歷事制度後,能達到了要求到吏部去聽調做官,還是隻能做一個小吏,這顯然不是有才能的讀書人所希望的。”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試探著問道:“鍾師傅,那要是朕下旨吏部選官不得歧視國子監出身呢?”
鍾進衛一笑,搖了搖頭道:“陛下,經過這麼多年的科舉,進士出身的人已非常多了。而官位有限,進士出身的人都在排隊等著。如果陛下下了這麼一個聖旨,必然會被內閣駁回。就算內閣不駁回,六科給事中也會駁回的。朝廷中現在所有衙門,有點權力的官員全都是進士出身,這阻力太大了!”
崇禎皇帝聽得預設,他做了四年多的皇帝,已經明白皇帝不是說什麼就是什麼,君權不像開國初那麼強大。也就是說,鍾師傅說得這些情況,肯定會出現。
鍾進衛怕崇禎皇帝想多了傷心,就馬上繼續說話,引開他的注意道:“因此,臣給國子監找了新的生源和出路,和科舉並不衝突。這麼一來,阻力必然不大,可以容易地實施下去。”
崇禎皇帝一聽,臉上露出喜意,連忙問道:“鍾師傅快說。”
鍾進衛見成功引開崇禎皇帝的注意,就連忙繼續道:“陛下,讀書人考科舉,說得難聽點,就是為了權。但人生的追求,除了權之外,還有財。臣的主意,就是給讀書人一條體面的財路。”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一動,眉毛一揚,驚喜地問鍾進衛道:“可是研究所?”
鍾進衛聽得無語,好像一涉及到財這事上,崇禎皇帝的腦子就無比靈活,這活脫脫就是一個財迷啊!
這一點,其實是他冤枉了崇禎皇帝。因為在當家人的位置上,所要考慮的事情中,最為核心的就是一個“財”字。有財才能去做其他事情,這是基礎。也是因此,崇禎皇帝才會對“財”字特別敏感。
“正是,臣的主意就是讓國子監出身的人,擔任研究員。這麼一來,身份有了,就是各級散官頭銜,讓他們在人前不必對科舉出身的人卑躬屈膝。平時有國企所發的俸祿,研究出成果後,還有鉅額財富的分紅。這足以吸引相當大的一部分讀書人走上這條路了!”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興奮地說道:“不錯,朕看行!”
“陛下,幼學是基礎,大明所有百姓都要進幼學學習。然後可以進行選擇,願意科舉仕途的就進那些原本的書院;願意進各類研究所的則走國子監這條路。另外在國策上,還可以進行一些傾斜。”
“怎麼傾斜?”崇禎皇帝已經聽得很開心了,一聽鍾進衛還有要說的,就連忙再問道。
“讓研究院從其下屬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