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4 / 4)

小說:借天改明 作者:使勁兒

住向宋應星誇獎道:“不錯,年輕有為,假以時日,大明下一代的科技中堅必然是以他為首的一代。”

宋應星呵呵地笑了,手下受國公誇獎,他也有面子。

到了研究所門口,他便請示道:“國公,接下來視察哪所研究所?”

鍾進衛看看天色,發現還早,就對宋應星道:“走,去鋼鐵廠看看。”

鋼鐵廠離得遠,就不是走路能到了。一行人就走回研究院,拿了座騎,便往鋼鐵廠而去。

鋼鐵廠和玻璃廠一樣,都是歸研究院管。因此鍾進衛一邊控馬前行,一邊問跟在身邊陪同的宋應星道:“你應該知道鋼鐵廠的情況吧?”

原本以為興國公是要現場視察,因此宋應星並沒有馬上介紹情況。現在國公在路上就問了,宋應星也就馬上回答道:“國公想了解點什麼?”

這個時候,雖然快到初夏了,但天氣還是比較冷。馬跑得快一點,冷風就往嘴巴里灌。

鍾進衛就側著頭,避開了風頭,看著宋應星道:“就說說鋼鐵廠情況,隨便說。”

宋應星稍微想了一下,也是側頭過來,面向鍾進衛,直接開始介紹起鋼鐵廠的情況。

一直到了鋼鐵廠,裡面的工匠都迎了出來,到了大堂後,還沒有介紹完。

又加上宋應星在鍾進衛不斷地插話問話中,不停的補充,最後基本上把鋼鐵廠的前前後後,所有事情都講述了一遍。

原來鋼鐵廠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出理想的鋼,也是有原因的。

在明末時期,大明的鋼鐵冶煉流程,已經到了規模化、量產化、生熟鐵連續生產的地步。

這是把鍊鐵爐與炒鐵爐串聯在一起,讓由鍊鐵爐煉出的生鐵液流入炒鐵爐,用柳木棍攪拌,使生鐵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鐵。

用柳木棍攪拌生鐵液,熟練的炒鐵手比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於生鐵,卻高於熟鐵的鋼來,甚至有機會炒出中碳鋼與高碳鋼。這也是後世所說的抄鋼法。

這種連續生產的工藝,已初具組合化生產的系統思想,既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