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古代的舉薦之恩是很重的,盧象升知道了是鍾進衛的舉薦,感激的抱拳躬身道:“多謝監軍舉薦。”
孫承宗一邊也納悶,這小子不但舉薦了自己,還舉薦了九臺,不知道還舉薦誰。
“沒事,沒事,應該的。”鍾進衛笑笑說道。心裡卻又暗想,要是有推薦費就好了。
盧象升又問了:“剛才監軍說,還知道卑職自己不知道的事,不知道是何事?”
啊,那些事現在已經不可能重現了。再說,自己的來歷不能讓別人知道,這點是崇禎皇帝再三囑咐的。於是,他裝神秘:“天機不可洩露。”
盧象升見鍾進衛不肯說,也沒辦法,誰讓鍾進衛是監軍呢,還是自己的恩主。
三個人邊說邊去後帳歇息,然後商議汰兵細節了。
這邊是不忙了,那邊卻很忙。
保定總兵曹鳴雷回到自己營地後,馬上召開軍議。他對自己的手下大概講述了下中軍帳的事情,然後下命令:“今晚,各部兵丁晚上及明早全部加餐,讓他們都吃飽,火炭給夠。讓他們睡個好覺。明天列隊,給老子要站好了。只要能耗過別人,最終能留下來,老子答應每人獎賞五錢銀子,聽到了沒有?”
手下人知道大帥這是要下血本了,於是,也不敢怠慢,紛紛點頭答應。
看這些手下都理解了自己的命令後,就解散,讓他們趕緊去準備。然後把騎軍頭目留下來叮囑:“明天你監察別的部隊,只要稍有站不住的,就趕他們出列,不要留情,明白麼?”
騎軍頭目眨眨眼,不是很明白,平時和兄弟部隊雖然不是很和睦,但也不會這麼絕情的。不過,他還是點點頭,表示不會留情。
曹鳴雷對手下親信知之甚深,看那樣子就知道他只是習慣xìng的服從自己的命令。於是解釋道:“別的部隊如果早點湊足汰兵的人數,我們自己不就可以少汰一點了,懂麼?”
這下,騎軍頭目明白了,用力點點頭,關係到自己利益的事情,那是堅決不能手軟的。
曹鳴雷這麼做了,其他將領其實也在做差不多的事情,中心意思就是一個,儘量留住自己兵丁的名額,淘汰別人的。
但也有的將領賊心不死,想看看情況再說,要看到有人撤的話,自己跟著跑,總不可能真的全部都殺吧。
這些人很快就失望了。隨著“嗚嗚嗚”的號角聲響起,祖大壽的一萬八千兩百關寧鐵騎,分成四支部隊,分別開往大營的的四個角,扼住四個方向的交通要道。
很快,想溜的將領明白了祖大壽分兵的用意,無奈的打消了自己的念頭,乖乖的參與到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競爭中去了。
當崇禎皇帝收到王承恩轉遞過來的孫承宗的奏章時,已是夕陽西下之時了。
崇禎皇帝很快看完了奏章,不禁又喜又憂。
喜的是,自己把中興伯剛派出去才半天,就實際推進了汰弱留強策略的實施,而且汰兵的力度如此之大,後勤的壓力將會大大減輕。
憂的是,又有如此之多的人要加入難民的隊伍中來,不知道能不能照顧的過來。
崇禎皇帝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要不要安置的問題,而是考慮能不能安置過來的問題。
他想到這裡,問王承恩道:“今rì下午,百姓響應朝廷號召的人數,可有增多?”
“陛下,奴婢在未時末,申時初之際問過一次,除上午那波之外,又有一批商人學風塵中人,揚名捐助了。奴婢馬上遣人去王恭廠要詳細記錄。”王承恩躬身回答道。
“嗯,速去速回,朕這裡還需要答覆孫師傅,鍾師傅呢。”
“是,陛下。”王承恩趕緊躬身退出殿外安排去了。
崇禎皇帝也不再坐著了,而是站起來沿著御桌邊沿來回踱步,想著萬一京師百姓的響應還不足以解決全部難民的話,又該如何安置的問題。
思來想去,最後覺得只有在文臣武將,勳貴皇親身上打主意了。朝廷如此之困難,也是他們貢獻一份力量的時候了。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就回到御桌前拿起奏章,準備批個回覆。
結果又看到了鍾進衛那慘不忍睹的簽名,不由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要說這個鍾師傅,你說沒本事,主意一個接一個,什麼事情到他手裡都能解決。但你要說他的本事很大,可他連自己的名字都寫得歪來歪去的。
崇禎皇帝一笑了出來,心情又好了一分,也不等王承恩的訊息了,直接提筆寫上“很好,汝等依策行之,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