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4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接灌溉樹林,而是給滴灌的泵站供水。滴灌的管道從鋼管換成了橡膠管。就是在已經一人多高的樹林裡,也保持著供水。

于右任陪著張春走在林間的小路上,西北大學沙漠環境治理研究所的所長是個白面板的小夥子,叫馬德爾,很年輕,在這片沙地已經有八年的時間了,是最早來到毛烏素沙地的學生之一。

他已經在鼎湖定居。鼎湖是毛烏素沙地中以前並不大的一個小湖泊,不過現在已經變成研究所的所在地,西北大學的實習基地。鼎湖比原來的水面大了三倍。

“樹種的選擇我們失敗得太多了,總體上,初期用油蒿為主的沙地半灌木蒿類植被作為先鋒,之後柳葉鼠李、錦雞兒為主的沙地灌叢植被。再後面是沙柳、旱柳、沙蒿、檸條比較容易,最後才是油松、杜松、樟子松等等其他樹種。即便是我們用了灌溉技術後,也只能按照這個順序進行推進。形成這套經驗,我們花了五六年時間,在最近的四五年,我們才有了信心把這片沙地控制住。因為我們用這套辦法已經讓風沙無法危及到我們的交通系統。綠化林帶已經寬達五公里。油蒿和沙地灌木叢基本上固定住了沙丘。”

看得出來植被的恢復是從交通系統開始向外擴張。張春現在走的樹林已經分為至少三層的樹冠。沙土上覆蓋了一層落葉。一些蕨類植物算是最底層,偶爾能看見菊科和豆科植物。和其他地方一樣,有護林員隨意鏟動沙土,掩埋樹葉的痕跡。

稍微撥開上層的土,就能夠看見溼潤的沙土和已經腐爛的樹葉。一些苔蘚和藻類在滴灌點長得非常好。

因為是清晨,地面升起的水汽在蕨類植物和苔蘚上凝成露水,一些沙鼠就在飲用它們,根本不怕人。除了沙鼠,還有刺蝟,沙雞。蛇等等動物。

“這套辦法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實驗可行嗎?”張春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