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3 / 4)

小說:旗卷天下 作者:九十八度

了一陣守城之法,然後分頭行事。金旋派人前往五溪蠻城,催促蠻王沙摩柯出兵。鞏志負責臨沅城的守城事宜。

五日之後,祖茂的一萬大軍在熟知地形的嚮導帶領下,終於到達了臨沅城。祖茂在距城十里,一依山傍水之地紮下了大寨。

第二天,祖茂親率三千大軍出了營寨,前往臨沅城。他此次的主要目的不是叫陣,也不是攻城,而是察看地形,尋找破城之法。

祖茂率兵到了城下,仔細一看,卻是讓他吃了一驚。這臨沅城雖不甚大,但卻是依山而建,整個城牆都是由一條條青石堆砌而成,易守難攻。

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一陣

兩側山嶺高聳,將臨沅城護在中間,山嶺之上還各建有一座堡樓,居高臨下。####

“他孃的,這臨沅城怎麼攻啊!”祖茂看後,心中暗罵不已。

武陵郡與五溪蠻相臨而居,兩族之間經常發生戰事,臨沅城就是戰爭之後的產物。如果臨沅城不是建在這種險地,城高牆固,易守難攻,怕是早就變成五溪蠻的屬地了。

“軍師將武陵郡說得不堪一擊,似乎順手就可擒來,但本將看這裡並不簡單,僅僅這面前的臨沅城怕就要費一番大力氣。還好我軍有投石車這樣的攻城利器,不然本將還真無法可想了。”祖茂騎著戰馬在臨沅城前轉了兩圈,越轉越是心驚。

就在祖茂沉思破城之策時,臨沅城城門大開,從城中駛出一支兵馬。

頭前一員大將,銅盔銅甲,外罩黑色戰袍,手提長柄大刀,跨下寶馬良駒,看起來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正是武陵郡太守金旋。從事鞏志也是盔甲鮮明,手提一柄戰矛,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跟在金旋身後。在後面是三千軍容齊整的武陵郡兵。

看到城中兵馬出來,祖茂也回到了本陣,兩軍相距八百步,各自紮下陣腳。祖茂、金旋兩人遠遠地對視了一眼,都覺得有話要說,於是一齊拍馬來到兩軍陣前。

“某乃鎮西軍銀狐營大將祖茂,來將速速報上名來。”祖茂馬到近前,憑藉鎮西軍之赫赫威名,在心理上佔居著極大優勢,手中雙刀往空中一磕,大聲喝道。

人家都通名報姓了,自己也不能示弱。金旋手中長刀倒懸,縱馬上前一步,也是高喝一聲,“某乃漢武陵郡太守金旋是亦。賊將為何犯我邊境?”

兩軍對壘,一是試探對手虛實,一是揚已方兵威,震懾對手。**

“哈哈哈金太守言過了,我主鎮西將軍因不忍天下四分五裂,百姓流離失所,欲效仿秦皇漢武,一統天下之兵,內撫境按民,外驅殘敵,此乃大義之舉,更為大勢所趨。太守大人何不偃旗息兵,歸附我家主公,不僅可以免去刀兵之災,還可在我主帳下謀個美好前程,豈不是兩全齊美。”祖茂朗聲答道。

祖茂說得是大義凜然,凜然大義。將鎮西軍的所作所為說成完全是為天下萬民作想,皇甫劍就是救世主。鎮西軍拯救天下,昂仗大義,就是仁義之師,誰要是抵抗鎮西軍就是與天下大義作對,天理難容。

當然祖茂說的也是實話,更是為金旋的前途考慮。天下三分,鎮西軍已經取得了其二,兵威之盛,不可能是金旋一郡能夠阻擋得了的。但這話聽在金旋耳邊,就顯得特別刺耳。金旋雖然地處偏遠,但對漢室還算是忠心耿耿,聽了祖茂的話更是氣往上湧。

“賊將一派胡言!大漢立國四百年,先皇雖崩,但漢祚末絕。鎮西將軍身為漢臣,理應效忠漢室,卻要圖謀漢室江山,這種行為與造反何異,為天下人所不恥,你還恬不知恥地說成什麼仁義之師?荊州牧劉表乃是漢室正宗,更是受先帝親封。鎮西軍卻要搶奪荊州之地,何焉?”金旋大怒,放聲痛罵。

鎮西軍奪人地盤就奪人地盤吧!還無恥地說成是什麼替天行道。

那這天下諸侯都成了什麼?金旋焉能不怒!

“金太過何故冥頑不靈呢?本將良言相勸,你卻不聽。難道金太守認為僅憑武陵一郡之力,能夠阻擋得了鎮西軍的百萬大軍嗎?難道金太守真的想看到這大好的城池變成死地,大量無辜生命被屠不成?太守大人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該為這些跟隨你多年的將士,也該為自己的親人著想吧!”祖茂見道理講不通,就乾脆來個以勢壓人。祖茂剛才那番話雖說得大義凜然,但聽在武陵郡兵耳邊,並沒有取到多大效果,更被人嗤之以鼻。但這番話卻是實情,切中武陵郡兵的要害。武陵郡兵聽了之後,無不動容,先前的勢氣在不知不覺之中低落了許多,就是從事鞏志也露出了思索之狀。

即使,武陵郡憑藉臨沅城的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