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怎麼不敢下令海拉爾、哈巴羅夫斯克同時停火。
聽到終於實現停火訊息後,什捷爾恩一面派出上百收屍隊進行象徵性的收屍,一面召集在哈巴羅夫斯克戰役一打響後,什捷爾恩就向斯大林提出請求,要求全軍撤到赤塔方向,以空間換取時間,節節阻擊中**隊進攻。但是斯大林認為哈巴羅夫斯克是蘇聯遠東地區首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能夠輕易放棄。
更為重要的,斯大林策劃外貝爾加爾軍區組織反攻,若是反攻順利的話,中**隊後方遭到威脅後,必然放棄對哈巴羅夫斯克的包圍。
但是,先是中國連續不斷的對西伯利亞大鐵路進行轟炸,後方補給出現困難,接著,在滿洲里、海拉爾,蘇軍遭到中**隊的頑強阻擊。
現在,看來要突破海拉爾,兵臨哈爾濱城下,已經難上加難,而在哈巴羅夫斯克,蘇軍幾乎已經陷入絕境。
現在,在什捷爾恩堅守之下,斯大林對其指揮才能表示滿意,認為這次遠東戰局失敗,主要是因為布柳赫爾投敵,如此導致全軍被動,在其他方向,如貝爾加湖軍區,由於不歸布柳赫爾直接管轄,唐努烏梁海還堅守。
現在,哈巴羅夫斯克已經後勤補給被切斷,全軍彈盡糧絕,已經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終於接受自己撤出哈巴羅夫斯克的請求。
雖然,已經錯過了撤退的絕佳機會,現在中**隊已經團團圍住,而蘇軍也只有五萬餘人。
雖然經過大規模徵兵,在哈巴羅夫斯克戰役之前,蘇軍曾經恐怖的膨脹到15萬人,但在戰爭中,不斷有非俄羅斯族士兵投降,再加上巨大的傷亡,蘇軍在哈巴羅夫斯克也僅僅5萬餘人,其中半數還是傷病員。
什捷爾恩召集遠東方面軍軍事委員,召開軍事會議,以圖解決當前危局。
最後,經過商定,決定分開突圍,趁著雙方在收死屍這一現實,蘇軍突然發動攻擊,分三個方向向四處突圍。
在8月17號下午,隨著兩顆訊號彈響徹天空,蘇軍開始全線突圍。蘇軍以坦克開道,緊跟其後的整車整車的軍官,趁著中蘇雙方正在收拾死屍,突然發力,向西、西北、北方三個方向突圍。
蘇軍以最精銳部隊開道,一路勢不可擋,連連突破三道防線,全線逼近烏蘇里江渡過。
聽聞蘇軍突圍的訊息,負責前線指揮的郭松齡下令全軍阻擊,務必將阻擋住大隊蘇軍突圍,以避免在遠東地區蘇軍再次形成強大戰鬥力,以威脅中國遠東地區後方安全。
除了調整部隊外,郭松齡命令各部繼續進攻哈巴羅夫斯克,務必趁著蘇軍主力逃走,全軍士氣十分低迷的時候,攻克哈巴羅夫斯克,這個蘇聯在遠東地區的首府。
命令遊弋在烏蘇里江、黑龍江的江防艦隊在主要渡口截止蘇軍,以截斷蘇軍大部。
命令駐紮比羅比詹的守備隊出擊,沿線布放,以截止蘇軍。命令各空軍大隊起飛,為部隊追擊提供情報支援,透過轟炸來遲緩蘇軍逃跑勢頭。而郭松齡則率領裝甲301師與3個騎兵團等精銳部隊,在配備相關步兵,以截止蘇軍。
聽聞蘇軍逃跑的訊息後,裝甲301師坦克旅代理旅長孫立人一面向上級報告,一面率領所部展開追擊。
從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後,孫立人回到中國,報名參軍,這在當時可是一個新聞,因為,在中古軍方,中下級軍官都是從成都陸軍軍官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武昌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高階軍官都經過中國國防大學、或者德國國防大學畢業的,象他這種在國內沒有任何軍事背景,而僅僅在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那可是少之又少。
雖然少,不過不是沒有,就像301師師長王庚也是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高材生,透過王庚,楊興瞭解到在國內竟然有一幫美**校畢業軍官,並瞭解孫立人品行後,特批其進入中國國防大學坦克學院學習。
就這樣,孫立人象很多高階軍官那樣,每半年時間在中國陸軍大學跟到德國教官學些各種坦克戰術,每半年回到部隊指揮部隊作戰。經過9年磨練,一年一個腳印,從坦克連連長升為營長、旅參謀長、副旅長,在戰前,一紙命令從大本營傳來,孫立人被任命為301師坦克旅代理旅長。
這在很多人眼中,這絕對是破格任用,一個毫無軍事背景的人竟然在短短9年時間被提拔為坦克旅代理旅長。
但是孫立人認為自己能力遠沒有發揮出來,在班上,是他最能體會德國教官戰術意圖,在幾次戰鬥中,他帶隊作戰,表現卓越,在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