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3 / 4)

小說:愛國軍閥 作者:負債賭博

理,如此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工作體系。但是,隨著鐵路、公路、河道建設帶來的交通便利,大家毫無例外的在休假期間搭乘火車,飛機、輪船到全國各地亂跑,就拿一種時尚的說法,那就是工作與生活結合。而楊興一般選擇每年8月份,1月份出行,以考察全國經濟發展趨勢。在這一年,楊興坐著輪船從武漢趕到上海,一路走走停停,白天離開船隊坐著小船上岸考察,晚上回到船上航行,這還是蠻愜意的。讓人頗為興奮的是農業建設早已經步入正軌,這一日趕到蕪湖,在一個幾個隨從陪伴下,來到岸上,看到村民正在打穀子。看到一望無際的稻田,楊興也顯得頗為興奮,走在田間邊,不時看著,數著水稻顆粒數,不時與大人小孩聊著。如此走了半天,看見幾個人正在一顆大樹下小休,楊興討了一口茶水,邊喝邊與這幾個老鄉聊著。指著稻田一片田地,楊興笑著問道:老哥,一路下來,怎麼感覺非常奇怪,很少看到地主來催糧食了?這個老鄉差點將茶水噴出來,笑道:大哥,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現在不比過去,自從國民政府定都武漢以來,這個楊院長真的對我們老百姓太好了。不但地租減半,政府收租減少到1成,地主收租也大為減少,在前幾年,地租沒有高於4城的,我家老孃就唸叨楊興是一個活菩薩,這樣民間欠租現象大為減少。而就是在前年,楊院長又推行雜交稻,這個稻穀,作用太大了,糧食產量足足高了5成,如此即便向地主租賃土地,地租也不會高於2成5,而自有耕地,政府收租也不到一成,哦,基本上是收成1百斤,政府大概收七斤,這樣便宜的地租,連地主老爺也懶得前來收租了。眾人哈哈大笑,傍邊宣傳部部長李璜問道:老哥,這個政策如此好,這個土地,地主到底會不會收回去?一聽這個,這個老農臉上出現一陣陰影,不過片刻堅決的搖頭道:兄弟,應該不會吧。我們現在每個鄉都有鄉農會,地主若這樣,我們農會絕對不會答應的。楊院長早已經承諾,說我們每年繳納這樣多的地租給地主,在二十年後,地主將無償將土地分給我們,楊院長是鐵錚錚的漢子,不會像北洋軍閥那樣說話不算數吧。楊興感到臉色**辣的,連連點頭道:那是,那是。老哥,我看有幾家已經購買了打穀機,老鄉,怎麼不買一臺農用打穀機呢?這個打穀機,作用蠻大的?十多個人收割一天可以打3;4畝水田面積,為何不買一臺呢?這個老鄉連連搖頭道:這位老哥,你不是本地人吧,當然不知道情況哦。這個農用打穀機,實在太貴了,你看看,這樣一臺,足足要40個大洋,足足一千斤糧食,一般農家又有誰買得起呢?我們村裡面有幾十架家賣了,雖然非常省力,但是價格太高了。老哥,我家人口多,有3個兒子,4個女兒,大家正在吃飯,沒有錢買這個。等明年我家老二明年跟隨老大到縣裡面打工,那樣可以多賺一點,如此就可以多置辦點農具啊。楊興抬起頭,看了看周圍幾個人道:老鄉,政府不是有政策嗎,對那種購買農具的,國民政府可以低息提供貸款,大概在2厘啊,只要一年能夠還清,利息在2厘,以改進我們生產條件啊。這個老鄉嘆息道:哎,老鄉,借貸,我父母就吃了借貸的苦,在二十年前,借了一點高利貸,導致將家傳的3畝土地賣了,如此害得我家成為半自耕半佃農,我早已經發誓,在有生之年,不借貸任何東西。眾人大笑,楊興拍了拍這個老農的肩膀道:老鄉,有骨氣,值得敬佩。不過,老鄉,看樣子,你們今年年末會整修公路,如此需要一點勞力,老鄉,即使不整修公路,水渠總要整修一點,政府的原則就是將從農民處收到的土地地租50%以基礎建設名義返還給農民啊。老鄉,若是搞地方建設,你們家出幾個人,不是就可以賺回來了嗎?這位老哥一聽這個,搖頭道:老哥,如果這樣,那就等到今年我們出勞役賺到再說,在這之前,還是不要賣這個的為好。楊興正要說什麼,突然前面響起一陣腳踏車車鈴聲,片刻幾個人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來,邊跑邊說道:院長,我等接待來遲,萬望海涵。陪同的安徽省議會議長柏文蔚笑道:院長,這個是這裡的縣長,縣議會議長,警察局長。楊興笑了笑,指著這個老農說道:縣長大人,我們老鄉很有骨氣啊,害得我說破嘴皮,就是不肯申請專門貸款購買打穀機。縣長,怎麼你們這裡打穀機購買量這麼少呢?縣長一聽,連連檢討。楊興指著老農說道:縣長大人,我們現在是國民政府了,政府官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來自人民,為人民服務。政府早已經明文要求各地大力推廣農用機具,如此可以減少鄉親們負擔,而你們可好?附近幾個縣的打穀機從來沒有超過30個大洋的,你們這裡竟然要40個大洋,這,這不是剝鄉親們的皮嗎?還有,冬天勞役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