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逃出戰場,必被擊沉無疑。廣甲原為我福州自制之木殼鐵質千噸小船,本不堪一戰。只是廣甲撤退時,因管帶吳敬榮判斷錯誤而觸礁不起。全體船員(包括黎元洪)撤出之後,翌日始被巡弋日艦所毀。
至於濟遠疑案,則至今不能解。濟遠在黃海之戰時,戰爭未終,即全艦而返。濟遠歸來如系「臨陣脫逃」,則其管帶方伯謙其後之被「正法」(砍頭),實罪有應得。然該艦如系「力竭撤退」。則在那軍中通訊被割,請命無由的情況之下,全艦而歸,理應嘉獎呢!
總之,方管帶之死,軍中哀之,洋員亦不服。敵軍主帥亦感驚異,蓋伯謙在豐島之役,以一船敵三艦,表現至為優異也。大東溝之戰,濟遠發炮過多,炮盤為之鎔化,而方氏終遭「軍前正法」者,顯似李老總或小皇帝一怒使然。伯謙之死,是軍中無法,未經過「公平審判」(fair trial)也。人主紅筆一勾,小臣人頭落地,中古幹法也。以中古帝王辦法,打現代國際戰爭,宜其全軍盡墨也。在下落筆萬言,未開一槍,私衷所欲闡明者,旨在斯乎?!
劉步蟾戰績輝煌
前節已言之,黃海一役,實際指揮作戰之主帥劉步蟾也。步蟾接仗之初,麾下原有十艦。經四小時血戰之後,我方有六艦或沉或毀或逃已如上述(另二艦平遠、廣丙未參戰),然此六艦之損失實為器械窳劣所致,非主帥指揮錯誤有以致之也。以超勇、揚威、廣甲各蚊船,置之兩翼,置之排尾,其結果不會兩樣,則縱陣、橫陣雲乎哉?
四個半小時之後,步蟾只剩四船——定遠、鎮遠、來遠、靖遠也。其時來遠全船著火,樑柱皆曲,已不成船形,猶與敵艦炮戰未已。
定遠、鎮遠二艦連續血戰四小時有半。二艦共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