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4 / 4)

小說:周信芳傳 作者:套牢

十月我國第一家專門性的戲劇期刊《廿世紀大舞臺》在上海創刊。柳亞子在

《發刊詞》中號召大家:“建獨立之閣,撞自由之鐘,以演光復舊物,推倒

虜朝之壯劇、快劇。”一九○八年十月夏氏兄弟、潘月樵等聯合商界等人士

集資在上海十六鋪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新型劇場“新舞臺”。。這一切推動了

京劇在內容與形式方面的革新。

上海的京劇改良運動與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活動緊密聯絡在一起,不僅

改良京劇反映的內容,抨擊時政,鼓吹革命;而且不少京劇改良運動的活動

家直接親身參與革命政治活動。在辛亥革命中,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潤兄

弟都積極投身於光復上海的戰役。潘月樵擔任上海伶界商團負責人,並被推

為攻打江南製造局的總隊長、他帶領伶界商團、伶界救火會及警察隊衝鋒陷

陣,終於攻克了江南製造局,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孫中山的接見和嘉獎。

表彰他們:“啟導伶界,有功社會”。周信芳欽敬他們的革命精神和京劇改

革的思想,而且在行動上追隨這些前賢的足跡。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的職位,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想透過議會鬥爭制約袁世凱。他到各地發

表競選演說,致使國會選舉中國民黨獲多數票。為此,袁世凱大為恐慌,遂

派他的黨羽行刺宋教仁。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宋教仁在上海車站遇刺身

亡。這是民國初年震驚全國的一大慘案。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殘害革命志

士,鎮壓民主運動的罪行引起了國人的公憤,討袁之聲響遍全國。後來引發

起“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後,年僅十八歲、血氣方剛的周信芳迅速籌劃將這一事件編

成時事新戲搬上京劇舞臺。在事件僅僅發生一週之後的三月二十八日,就在

新新舞臺推出新戲《宋教仁》(孫玉聲編劇,又名《宋教仁遇害》)。這既

是一次戲劇演出,又是一次政治行動。海報一經貼出,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廣大觀眾冒著風險,踴躍購票看戲。在當時袁世凱統治的時期,演這樣的戲,

看這樣的戲,都要有很大的勇氣。周信芳在戲裡扮演宋教仁的角色。合演的

有趙君玉,孟鴻群、蓋俊卿、趙月來、趙小廉等。當演到宋教仁被人刺傷,

在醫院臨終之前時,群情激憤,整個劇場沸騰起來,周信芳的一段唸白也被

鼎沸的人聲淹沒了。

關於這次演出的情況,一九一三年三月三十日《申報》玄郎的文章《記

廿八日夜之新新舞臺》曾有所記述:

“前晚初開鑼,座客即爭先恐後肩摩轂擊,途為之塞。七時餘已人滿為

患,後至者絡繹不絕,以座無隙地,環立而觀。甬道之上,亦擁擠不堪,竟

至不便行走,賣座之如此發達,實為開幕後破題兒第一遭。

麒麟童飾宋先生,語言穩重,體態靜穆,尚稱職。永訣一場,做工既妙

肖,發音又嗚咽,座客多嘆息悲傷,甚至有泣下沾襟者。”

由此可見,演出很精彩,劇場氣氛熱烈,盛況空前。

《宋教仁》是周信芳編演的第一個時事新戲,它充分展現出青年周信芳

充沛的愛國熱情及奮不顧身的勇氣和膽識。不久他又陸續編演《王莽篡位》、

《學拳打金剛》等新戲,或發人民憤慨不平之心聲,或為革命運動鼓與呼。

此後,這種精神始終如一,貫串一生,後來人們稱譽他為“戰鬥的藝術家”。

第三章丹桂八年

初進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