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證的一個事實,是在許多民族中都有這樣的習俗:復仇者絕不和自己的仇敵共食。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中就有這樣的描寫。因為一旦共食,便成了“哥們”,則下一步的復仇,豈非“手足相殘”,又如何下得了手?當然,一對敵人或兩個敵對集團如果要“講和”,則最好的辦法亦莫過於在一起大吃一頓。只要對方端起了你的酒杯,八成就會化干戈為玉帛。因為酒杯一端,即成“兄弟”。兄弟之間,還有什麼不好商量的呢?還有什麼仇怨不可消除的呢?所以,許多民族都有這樣的文化心理:如果你能大吃他們的手抓羊肉,痛飲他們的雜糧米酒,則幾乎立即就會視你為知心朋友,受到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親切的招待。相反,如果文質彬彬,淺嘗輒止,甚或自帶乾糧,便會被視為極不友好的表示,也就必定會受到冷遇,甚至敵視。可以說,親與疏,敵與友,竟全在於共食與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如果長期不共食,關係也可能疏遠。所以,在中國,分出去的兒子,嫁出去的女兒,總會回到“孃家”,與父母兄弟姐妹共食。這個家之所以稱為“孃家”而非“爹家”,就因為它是以食物的主要提供者——母親為中心的。這時,母親便會為子女們準備和製作他們愛吃的飯菜,並笑眯眯樂呵呵地看著他們吃下去。這實際上是在重申母親的角色——“食物或曰生命之源的提供者”。同樣的,兄弟姐妹們也在重申自己的角色——“吃同一母親的奶長大的孩子”。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母親總是親自下廚,至少也要親自安排、主持、指揮。在這種家宴上,如果邀請某一外人共食,則是很高的待遇,也是很不見外的表示。這個外人,便被視為“家裡人”,視為“兄弟”,成為這家人的“鐵哥兒們”。
所以,家宴,便歷來是中國諸多宴會中最重要也最具真情的一種。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那一次家宴,幾乎無論在哪一個家庭,都是一件大事。這時,分散在各地的家人,都要千方百計趕回去吃“團圓飯”,弄得我國的交通每到春節前後便格外繁忙。政府必須全力以赴,來安排處理“春運”事宜,以保證家家戶戶都團團圓圓。
說起來,所謂“年夜”,也不過就是一個夜晚罷了;而只要能團圓,又何必拘泥於哪一天?但這一回的家宴就是特別重要,因為它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對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緣關係,是肯定和確認;對後一年將要延續的血緣關係,則是預約和重申。不難想象,在北風凜冽大雪紛飛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團團圍定一張圓桌,舉筷共食,舉杯共飲,親親熱熱地吃上一頓好飯,那真是其情也切切,其樂也融融!
59in。cn 小說排行榜
第一章 飲食 三 請客吃飯之謎(1)
59in。cn 小說排行榜
革命不是請客,就是吃飯
既然血緣關係就是“食與共食”的關係,既然“兄弟”就是“吃同一食物的人”,那麼,要想把非血緣關係變成血緣關係,和別人變成“哥們”,最便當的辦法就是和別人“同吃一鍋飯”。如果上帝給了你這種機會,比如在一起工作、開會等等,固然是你的福分;如果無此機會,也不用著急,因為你還可以請客吃飯。
中國人最愛請客吃飯。
中國人請客吃飯的理由、藉口、題目和機會很多。公司開張啦,會議閉幕啦,外賓參觀啦,記者採訪啦,諸如此類的事情,固然都少不了要請吃一頓;即便尋常百姓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老人做壽誕,小孩過生日,誰家不請,哪個不吃?如果升了職位,長了工資,搬進新居,走出國門,三朋四友七姑八姨也都會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請吃。人來了要“接風”,人走了要“餞行”,有事要“嘬一嘬”,沒事也要“聚一聚”。趙家請了王家請,吃了張家吃李家。咱中國人,大約是世界上最愛請客吃飯的民族。
似乎很少有人想到這裡面有什麼文化上的原因。
照一般人想,請客吃飯,當然是有好處或有求於人。沒有好處,有事沒事的,天天請客吃飯,那不叫犯病,也叫犯傻。中國的事是有些怪。一些事,在辦公室、會議廳、談判桌上講不成談不通的,餐桌上卻一談就通。再難辦的事,只要到了酒桌上,就好說好商量。正所謂“筷兒尖尖,碟兒圓圓,酒杯一端,政策放寬”。所以,好些個事情,就非得靠請客吃飯去解決不可。
這辦法不但小民們要用,有時候皇帝也要用。比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的宋太祖趙匡胤就用過。趙匡胤這個皇帝,當得有點來路不明,是他手下的將領,趁著七歲的娃娃皇帝周恭帝孤兒寡母地坐不穩江山,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