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群體才是偉大的。群體強,個人弱;群體力量大,個人能耐小;群體代表著正確方面,個人則難免要犯錯誤。所以,一個人,只有融入群體才“吃得開”,被稱為“分子”的則往往“吃不開”,比如“地主分子”、“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因此有人戲言,說中國知識分子之所以又“窮”又“臭”,就在於不幸而為“分子”之故。總之,變也好,不變也好,快變也好,慢變也好,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既要“隨機應變”,又要“隨波逐流”。反正只要“合群”,就不會有什麼錯誤。如果居然“敢為天下先”,成了“分子”,那麻煩可就大了。
從上與從眾
59in。cn 小說排行榜
第二章 服飾 四 時尚問題(5)
59in。cn 小說排行榜
的確,“合群”才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群”?“獸三為群,人三為眾”。獸為群(如羊群),人為眾(如民眾),合起來就叫“群眾”,也就是像羊一樣跟著“牧羊人”(君)、跟著大家一起走的“人眾”。於是,中國人的變通趨時,又有兩條原則,一是“從上”,二是“從眾”,——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最後變成三個人。
其實,時髦幾乎從來就是“從上”的。“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歷來如此。“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吳王好劍術,國人多傷疤”,審美風尚的形成往往源於上流社會的好惡與倡導。“一叢高鬢綠雲光,宮樣輕輕淡淡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王涯《宮詞》)宮廷、豪門、都市,從來就是形成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