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不會動那種小包的
這辦法出自交通局的年輕幹部敖恬。當葛修明代表調查組把任務交給陸士琪後,陸士琪又交給敖恬等可靠的學生。這清逸賓館有名副總經理是敖恬的遠房表嫂,她正派本分,是從打工妹一步步熬過來的。當敖恬和她商量關於監視、監聽的事時,起初她猶豫,因為這事關重大,弄不好砸了飯碗不說,還有人身危險。她想了一天一夜,認為縣裡的風氣太壞了,黑惡勢力太兇了,不治不得了。但她不同意監視,只同意監聽,因為監聽簡單方便,危險性小。
敖恬只好同意她的意見,她說:“我做好了萬一出了紕漏,便到別處謀生的打算。”
敖恬勸她說:“貪官們都倒了,你還怕什麼呢?”
她要敖恬少來賓館,具體的工作由她去安排。她選了兩名服務小姐,做好她們的工作,並許諾幹好了有獎勵。
與此同時,調查組的幹部們也在忙著。或繼續與被雙規的人談話,或根據已有的線索深入調查,或隨上訪的鄉親下鄉訪查,還不時碰頭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組長劉默聞強調說:“近幾天,我們不搞什麼大的動作,暫時都低調、冷縮一下,只是多聽多觀察,並注意自身的安全。儘量不要一個人單獨行動,特別是晚上,要時刻注意身前身後的動靜,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公安局局長王仲平為保障我們的安全,派了幾名便衣警察輪流守衛我們的駐地,如果有需要夜間外出的,便由一到兩名民警隨同。”
這天晚上,林達、葛修明相約到街上去看看,民警小施暗攜武器陪著他們。他們首先來到一條名叫歸寧路的繁華商業街上。
“歸寧路?”葛修明說,“這名字有意思,女子回孃家看望父母為歸寧,怕是有什麼典故吧?”
小施是當地人,笑笑說:“是有個典故,說來挺動人的呢。”於是他講了那個流傳在當地的傳說。
古代有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嫁到省城成了貴婦人。幾年以後,因思念父母,便帶著兩三歲的孩子回鄉省親。她坐著轎子走了兩三天來到了這清水河邊,天黑了,不能再往前走了。可這裡是一片荒野,零零散散的人家都在遠處的山腳下,沒村沒店的,怎麼辦呢?
忽然一個轎伕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亮光,便前去看看。看了回來對女主人說:“那兒有一戶人家,是否可以去歇歇腳?”女主人當然同意。於是一行人來到那孤零零的一戶人家裡。
那是兩間茅草房,只有年邁的老夫妻在家。他們也有兒女,兒子外出謀生,女兒出嫁了。見了貴客,他們熱情接待,把家裡僅有的米、面全部做成熟食招待客人,還宰了雞、鴨,又燒了幾鍋熱水,讓客人們洗洗。然後把家裡所有的被褥都拿出來,床、板都騰出來給客人睡覺。客人們都人困馬乏,一夜好睡,老兩口自己則輪流抱著客人的孩子,讓孩子睡在他們的懷裡,整夜沒閤眼。
第二天早上,那女主人流著淚給兩老磕頭告別說:“您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心疼小外孫,一夜辛苦了,真是萬分感謝。”然後拿出十兩銀子給老人,“請一定收下,不是住宿費,是女兒孝敬父母的。你們把房子修好,在這路邊開個店吧,也方便過往的行人。”說完又領著孩子叩頭告別。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章 將計就計(12)
老人推辭不掉,只好收下。以後他們果真修了房舍,開了飯店,兒孫們認真經營,熱情待客,紅火了幾代人。由於這裡是一條重要通道,往來的客人多,各種經營漸漸聚集到這裡,形成集市、街道、小鎮。
有人知道那故事後,便把那最初的飯店叫歸寧店,以後又把這裡叫歸寧集、歸寧路了。
“這真是個美麗的故事。”葛修明說,“那這清寧縣是不是由清水河的‘清’加上歸寧集的‘寧’而得名的?”
“也許是吧。”小施說。
可此時此刻,他們眼前所見的景象卻不那麼美麗。雖然滿街燈火輝煌,霓虹燈依然燦爛,但街上的商販、行人少了,生意冷清了,有些店鋪早早關門打烊,不時有豪車風馳電掣呼嘯而過,寒風陣陣,落葉飄零。
顯眼的是一些黑道人物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遊蕩街頭,有的手拿棒子,不時地吆喝著,見什麼都敲打一下或踢兩腳。見他們來了,商販躲避、店鋪關門,避之不及的便點頭哈腰畢恭畢敬地伺候著。即便如此,仍有人遭殃,被打被砸被搶,有的跪地求饒,有的門板、玻璃被砸。遇上年輕婦女,他們便動手動腳,嘴裡不乾不淨的。
一位拼命奔跑的姑娘撞上林達他們,氣喘吁吁地說:“大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