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更新明天的頭版,社論一起發標題就是——戰爭我們現在連夜趕稿,爭取明天早晨把號外和報紙一起發出去”
“社論?”
周逸揚愣了愣。
“就是平常讓你練的,能不能翻出花來,就靠你這篇社論了”
鼓動葉樹聲清楚的知道社論的作用,一直以來,光復報非常重視社論的作用,尤其是他的鼓動作用,本身這篇頭版新聞就可謂是煽動性十足,但還要靠社論煸風點火。
第232章 目標所在(兩更!求月票!)
第232章目標所在(兩更!求月票!)
“茲事之起,去壓抑,保自由,吾國文明之。(手打小說)有此一舉,可以覘國民進步;有此一舉,可以杜外人輕視。自表面觀之,不過商業、工業之爭;而就其內容審之,則關於國權主權者甚大。成則中國民族為世界上可貴之民族;不成則中國民族愈奴隸牛馬之不若,而聽人宰割。抵制苛約收還國權為我國民生死之大關鍵,為了中國人的中國,國人自應以購力為武器,拒購洋貨,本號主人亦國民之一分子,應盡義務,嗣後本號製作之操衣,一律刪除洋貨。”
炎黃4602年《民報》西曆7月29
“轟”的一聲,隨著一聲不大的轟響,市街上一大堆比、英、法、意、德等國之洋貨,傾意被焚,圍觀者無不歡呼,一堆劣商屯積的洋貨,被勸抵會眾人和激動的學生置到街心點燃,這一幕已不再為奇。
一週來,全國各地抵制洋貨、拒卸洋貨一日甚過一日,與各國商人所謂不同,抵制洋貨初起時,他們以為這種民間商業抵制行為不會持續多長時間。
“中國人離不開洋貨”
洋商們這麼說,有這麼說的道理,半年間,中國即從歐美各國進口多達2億海關兩的商品,其中多半數為消費品,棉布、棉紗、小麥、洋油等等消費品半年間即進品超過1。2億海關兩,中國人的生活離開不是洋貨,沒有洋布、洋紗他們沒有足夠的布匹製衣,沒有足夠小麥
可事實卻讓他們跌破了眼睛,抵制洋貨不僅未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只是走個過場,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從一開始,先是學界推動了商界,再是商業協會也倡議民眾起來銷燬日貨,並作出決定,要各商行“於3日內將所存洋貨盡行銷燬”。各地商業協會接連通電向全國各大報紙披露。
“本地排斥洋貨及洋船十分活躍,傳單到處散發,勸人民切實抵制,堅持到底。”
愈演愈烈的抵制洋貨,使得市場上棉布、棉紗之貿易,似多為國內土布或機制土紗所奪,而與此同時,面對市場的空缺一部分人紛紛欲投資實業,而執政府又出臺諸如創辦實業可獲三年免稅之類的相關獎勵辦法,在抵制洋貨的同時,創辦取代洋貨實業投資亦為民間熱議。
與此同時上海的產業機械公司則又迅速推出紡紗機、織布機、麵粉機等多種技術較簡單機器,馬鞍山揚子江機床公司與江南製造局則先後推出各類易制大小機床。而產業銀行以及多家華資銀行、錢莊先後承諾對實業界提供低息貸款,而政府又為信譽企業提供擔保的行為,更是進一步刺激漸興起的實業投資熱。
隨著因比國戰爭相脅因路權引發的抵制洋貨進一步發展,似乎中國實業的春天已經到來,稍吹去寒意的春風正緩緩的在這片土地上颳起。
“此次抵制洋為,是我四百兆同胞干預外交之第一。”而報社亦認為,抵制洋貨運動是“民力行用於外競”的,國民外交也使各國看到中國國民的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和其顯示出的強大力量。
面對來自各國的壓力,執政府在表示“商民所為,非政府所為,政府不便干涉”,在表這番態度的同時,執政府卻又頒發了“國貨”標準,標準分為複雜的七等,“國人資本,國人經營,完全本國原料,國人工作”為第一等,是最純正的國貨。依次往下,到“國人資本,國人經營,完全為外國原料,國人工作;或者是國人資本,國人經營,完全外國原料,外國技師”則為第七等,是最低檔次的國貨,在第七等之外,則為外貨。
而執政甚至在接見商業協會代表時,又宣稱“抵制洋貨,雖起於鐵路,發於民眾愛國之心,但於國貨實業發展必將大有助益”,執政府的先後肯定,這無疑是助長了民間抵制洋貨的“氣焰”。
於此同時,外交部在隨之而來交涉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乘著商民抵制洋貨,與各國駐華公使、駐滬總領事、領事等各國外交人員進行交涉的過程中,一方面堅持強硬立場,試圖以抵制洋貨為手段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