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會議很簡單,北邊太葉赫那拉氏,”
話到嘴邊的時候,張之洞連忙改了口。
“給袁世凱以及本諮政發來電報,請求議和,以光緒退位並禪讓皇位,以換得執政府善待退位滿清皇室。”
張之洞行了一躬開口說道。
“執政若是滿清有意議和,可謂是大勒於天下蒼生,免去兵戈之禍,除卻生靈塗炭之境,還請執政三思。”
周圍的人紛紛點著頭,在他們看來若是滿清退位或許是結束戰爭最好的辦法。
身為外交部長的梁敦彥更是連連點頭說。
“執政,若是滿清同意退位,除去免遭戰禍外,於外交同樣是有利的,新政府自可繼承滿清之外交。”
見這兩位都表了態,劉能賢戴上眼鏡,先掏出手絹,輕輕擦了擦額頭沁出的汗珠,然後從公文包裡拿出好幾份材料,他有些緊張。說心理話,他自己都沒曾想到,自己竟然可以身晉新政府部長一職,雖說農商部表面上看起來權責不大,可這當了農商部長他才知道,這那裡是什麼悠差,分明就是一個要累死人、被罵死的差事。
不過儘管如此,他心裡對陳默然還是存著謝意,他知道自己的這個部長,不是靠著才賢當上的,而是因為執政念著伯父當年的恩情,拿這個部長還情來著,至於自己的水平,劉能賢自己再明白不過,若是做些詩詞倒也還湊和,至於農商部的事物,還是交給手下的次長、處長們去辦吧。
在翻出現好幾份材料後,劉能賢才反應過來自己今個不是來彙報的,而是執政在徵求意見,徵求是否接受滿清議和意義,雖說農商部的事物,他不怎麼懂,可是在這官場也是久經風雨的了。
“執政,若是滿清皇帝同意退位,於國是大有利啊皇帝都降了,自然的下面的臣子也就沒有繼續頑抗下去的理由了,陝甘、四川、雲南三地頓可歸復,到那時舉國皆光復”
“嗯”
這會史司倒是說嗯了一聲,然後頭也不抬的哼了一句。
“我還真糊塗了,若是說執政接受了滿清的議和,同意什麼優待皇室,這這還叫光復嗎?”
說著史司站起了身來,雖說執政說過坐在那說話,但是連張之洞這樣的都站起來,他自然也沒有坐下的道理。
“再則,執政以光復民族、驅逐韃虜起兵光復,若是接受滿清的遜位,甚至禪讓,又豈能服天下民心”
史司盯視著皺眉深思的執政。
“若是光復後,全民公投,行帝制,執政經民選而身登大寶,那是全中國人授之之“全中國人皇帝”,與歷朝皇帝全然不同,若是全民公投行共和,執政若受滿清禪讓,豈不是逆民意而行帝制,到時別說是天下悠悠眾口,就是光復軍中將士亦憤而難平”
說著這位以陸軍部聯勤司司長一職兼任陸軍部長的史司深吸一口氣。
“我等早已宣誓,未來國體皆由國民公投決之,而非復歷朝歷代一家一人之天下,還請執政三思”
這會史司倒是顯有些大義凜然,他說的這番話實際上是光復會諸人的心思,身任各地長官除去那些“圖章長官”外,其它人大都是持著這種想法,對於他們來說,是帝制或是共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國體是全民公投得出,儘管他們明白,無論是皇帝或是大總統只有一人,但當初之所以身入光復會,正是因光復會除擔負光復民族之責任外,最大的不同是“以決國體,樹公民之心”,即便是皇帝,皇帝也是全體公民選出的皇帝,而不是自行加冕的皇帝。
抬眼看著站在那的史司,陳默然知道他說出的實際上各省官員的想法,就像行帝制一樣,勸進的是留用的前清官員,他們想的是從龍之功,而保持中立的是光復會官員,他們想的是“公民權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什麼,或許就是當初自己建這個光復會,為了和**黨、立憲派競爭,弄的“以決國體,樹公民之心”。
“民選帝國,當行之,帝國皇帝由民選之,實是前所未有之事,若是他日若民眾意欲行共和,亦可公投決之。”
想著最近一些在共和和帝制中搖擺難以決擇的知名人士,弄出了這句話,陳默然心裡只是苦笑著,自己用公投托著民意打了**黨一個嘴巴,可那些支援自己的人,卻是用同樣的方式抽了自己一個嘴巴。
這個皇帝,即便是當上了,那也是不穩當啊想著他看一眼蔡元培,這就是自己的教育部長啊。
前陣子,除去張之洞等人外,恐怕就數陳默然對帝制最為熱切,可是現如今,當那些人弄出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