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革命的發展,首先起源於思想,只有思想上產生了革命的意識,才能夠推動一場革命!而革命意識的推動,首先要依靠宣傳,沒有宣傳的成功,就沒的革命的成功”
彼得格勒的秋天帶著一線北方的yīn寒,在時光進入一九一六年之後,對於俄羅斯人而言,這絕不是什麼好年頭,越來越多的男人從工廠、田間徵召至軍隊,為了保障軍隊的運輸,俄國陸軍部從民間徵用了數百萬匹耕種用的挽馬,大量農用馬和壯年男丁被軍隊徵召後,直接導致農業減產。書mí群4∴⑧0㈥5
1913年的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穀物出口國,俄羅斯供應著半個歐洲的糧食,而在1916年,俄羅斯幾乎每一座城市都陷入食物不足的困境,為了避免國內發生大規模的饑荒從而引發húnluàn,他們不得不拿出寶貴的外匯,向美國、中國進口麵粉。
而在另一方面,儘管俄羅斯動員了一千餘萬軍隊,這幾乎是世界上最龐大的部隊,可是他們的武器卻是匱乏的,武器的匱乏、指揮官的無能,直接造成一種局面——俄國人不斷的流血,卻無法品嚐勝利的果實。
作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參戰後的俄羅斯國因其工業無法提供充足的物資,幾乎需要向國外採購包括靴子在內的一切物資。
“炮彈的短缺尤為嚴重,根據統計,參戰時俄軍儲備的炮彈有500萬枚各種炮彈,在頭三個月平均每天消耗4。5萬枚炮彈,而俄國兵工廠每月的炮彈總產量不超過3。5萬枚,以此計算,至年底其炮彈總儲備只有30萬枚,僅夠一個星期的需求,步槍供應也同樣令人擔憂,持續三個月的廝殺已經造成至少100萬支的損耗,機槍更是所剩無幾俄國的兵營中不乏強健的壯丁,80萬受過訓練的新兵已經整裝待發,可以隨時奔赴前線,但是卻沒有最基本的裝備發到他們的手中,俄軍的炮兵連幾乎全都沒有炮彈,其它諸如馬具、皮靴、圓鍬、電話線等等幾乎所有的一切都難覓蹤影要補充炮彈必須等好幾個月,要供應步槍也需要同樣長的時間,”最後作出這一報告的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武官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以上情況不能根本改善,用不了多久,我們擁有不竭兵源和糧食資源的盟友,很可能在德國下一次打擊下完全崩潰,或者被迫單獨媾和。”
這一系列報告引起了倫敦當時的高度重視,援助俄國的呼聲愈發高漲,可是英法兩國卻不能像戰前一樣,透過bō羅的海向俄國提供物資,同樣也不能透過黑海,前者有德國海軍的威脅,後者則因土耳其加入同盟國一方,封鎖達達尼爾海峽而不能如願。
為此,作為緩解國內物資危機的局面,俄羅斯從國庫中劃撥了1億盧布的黃金,向中國定購了包括子彈、炮彈以及步槍、機槍、軍裝、靴子、yào品、汽車在內的大量軍需物資,可對於俄羅斯的需求而言,這一億金盧布的定貨僅只是杯水車薪,在短短半年內,為了滿足軍隊的物資需求,俄羅斯前後向中國支付了多達六億金盧布,五百餘噸黃金離開了俄羅斯,面對這種流水般戰爭開支,俄羅斯顯然是無法承受的,而且其民間亦向中國採購大量的物資。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他們每個月可以生產數十萬支步槍,數億發子彈,數百萬發炮彈,但是,對於極為現實的中國人而言,在局勢未能明朗之前,他們無意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貸款!”
面對中國堅持的“外貿現金結算制度”,其國家無意向任何國家提供信用擔保,為了讓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堅持下去,英法兩國向俄羅斯提供了上百億盧布的貸款,並用這些貸款作為擔保向中國購買軍需物資,但是供應似乎永遠也跟不上損耗,中國的兵工廠每個月可以向俄羅斯提供二十萬支步槍,可是俄羅斯軍隊一個月可能在戰場上損失三十萬支步槍,為滿足俄羅斯、法國、英國的軍事定貨,在中國幾乎每一家工廠都在進行擴建、都在擴大著生產。
1916年,經過兩年的擴建之後,中國的工廠終於可以向各國提供充足的物資,源源不斷的中**火透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往歐洲,一列又一列軍需列車佔據著整個西伯利亞鐵路,當前線的軍需危機得到緩解的同時,俄羅斯的民間社會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變化。
幾乎是俄羅斯加入戰爭的第一天起,俄羅斯社會中那些不穩定因素,即開始醞釀著新的風暴,在,尤其是那些布林什維克,他們在戰前鼓吹戰爭,在戰爭爆發後鼓吹讓本國政fǔ失敗,以結束戰爭,一開始,他們的宣傳鼓動只受到一部分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