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解釋,但是那些解釋他們會相信嗎?
“執政”
一見著陳默然,張之洞先行一禮,隨後又大驚失色的從手中拿出一份報紙,報紙是一份《光復報》,報紙上幾乎所有的版面都是日俄兩國在東北暴行。
“執政,現在國內報社輿論無不指責,日俄兩國於東北暴行,於戰區外犯我國國土,犯我中立這,這是否是執政的意思?”
張之洞期待著執政能給他一個否認的答案,最近十幾日,執政府的動作太過詭異,連他這個當諮政的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從光復以來,報紙上偶能看到日俄兩軍於東北暴行的報道,可是像現在這麼多,幾乎無報不報,每天皆有報紙整篇報紙的狀況,還是讓他不禁擔心起來,執政酷好以輿論為質,進來裹從民意。
張之洞的疑問,讓陳默然心嘆一聲,借用輿論是執政慣用手段,這麼做也是實屬無奈,民心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中的心態復仇,絕非是“恥辱”所能帶過,在恥辱的同時又隱有一絲期待,甚至期願。
俄國強據東北已歷四載,一般人民更是恨之入骨,而清政府更是表面中立,暗中助日,甚至派出兩萬餘人的“正義軍”配合日軍作戰,東北民眾自發抗俄,如火如荼;全國民眾情緒激昂,輿論袒日詆俄不加掩飾。一般的民眾情緒更是往聞日本戰捷即喜悅不勝如夢如醉。甚至於在光復後,依然有人主張東北抗俄義勇軍應附入日軍,去打頭陣。
從光復前直到光復後,全國上下拒俄運動如火如荼,可偏偏對日本卻是一邊倒的支援,甚至於在光復後,各省諮議局中還有人籌劃撫卹日軍的活動,而且賑濟日本傷兵的活動也不罕見,可不謂之荒謬。
也正因如此,才需要藉助輿論,紐轉這種民間的“親日”之心,不願意直接回答張之洞問題的陳默然,注意到張之洞的語氣時,把臉色一肅,聲音隨之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