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一次張野也打算親自上陣。
“將軍,三思啊。你是復漢軍的魂。你若在,復漢軍方可繼續壯大,你若吃了敗仗,則復漢軍將會士氣大跌,清廷也會聯合日德兩國開始對我們進行圍剿。這次貿然出去進攻,得不償失吶。況且我們的防禦這麼穩固,又有這麼多的兵力,哪怕日軍真的來攻,我們也不怕。”
徐世昌被張野的話給嚇的連連出聲制止,也管不上什麼自己是不是剛來之類的。
袁世凱經營了那麼久的北洋新軍到了日本人面前都還沒有還手之力,他就不信張野能夠打敗日本人。
而且東營距離青州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而臨沂距離青州卻有兩百公里,相差一倍的距離。這注定了等張野他們抵達青州之後,也將會是進行攻城。
換句話說,他們很有可能會面臨著與北洋新軍同樣的結局。徐世昌已經經過了一次失敗,所以這一次,他不想在經歷一次失敗,而且還是剛剛投奔張野便有可能要再次面臨失敗。
“劉備且戰且敗方能建立蜀國,我軍在裝備上要勝過日軍,在將領的準備上又強於日本。即便日軍採取守勢又能如何?我有大量的火炮,而日軍剛剛登陸東營便迫不及待的兵發青州,補給物資都未能跟上,現在上去,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此戰意義重大,若是我軍得勝,這便是一次絕佳的宣傳時機。清廷打不過的對手,我能打的過,袁世凱打不過的對手,我能打的過。卜五大哥,風險與收穫是成正比的,你不必再勸,我意已決。”
張野意氣風發的說著。
尊重和威望僅憑著一張嘴是換不來的,必須要依靠強大的拳頭才行。趁著此時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大,張野覺得自己必須要抓緊這個機會。
否則的話,日後誰不誰都敢來欺負一下華夏,那華夏還上哪去獲得絕佳的發展時機?
此時國內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刻,只要自己能夠戰勝日軍,便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同時也是在告訴其他國家,若是想在我嘴邊搶肉,那就要先看看你的拳頭夠不夠硬。
所以,這一戰張野必須要打,而且還要打得漂亮,勝的漂亮。
“將軍,還是多帶一些人去吧,畢竟日軍有五千多人,而且他們距離大本營更近一些,得到支援的速度也更快一些。”
徐世昌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張野的計劃,他甚至都還不知道李三才手下到底有多少人,所以她只能建議張野多帶一些人去,以免出現什麼差錯。
“嗯,也是。那就從楊軍威和趙克明那邊各自抽調兩千人與我一同前去青州。”
張野仔細一想,這一點他剛才倒是忘了。
此次與日軍交手,除了有更深的戰略意圖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練兵!
以前是沒那個機會,雖然與德國人鬧了些不愉快,但雙方也還沒有到刀兵相見的地步。所以張野這邊練兵自然就只能去找清軍了,現在有了日軍當陪練,若是不好好把握機會的話,以後恐怕可就沒這機會了。
楊軍威這邊倒是好說,直接抽調兩千人跟著走就行。至於趙克明那邊,只能讓他派出兩千人直奔青州,同時也當做是生力軍,反正在沂蒙山等的話,是來不及了。
而且張野也知道,這一次日軍雖然要佔領青州,但他們的目的恐怕還不是來找自己的麻煩。十有**是他們與德國人商議的結果,而且這一個旅團的日軍,恐怕接下來會繼續前往其他的地方進行佔領。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既然你敢來,那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張野可不管你是不是跟人商量好了,只要沒跟我商量,那就是要打你。
接到命令之後,李三才直接集結了部隊,只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便收拾好了行裝,乘坐著馬車不停的趕路,直至次日夜晚才抵達沂蒙山外圍。
而此時,從楊軍威這邊抽調出來的軍隊也早就攜帶著物資在外圍等候他們。部隊在沂蒙山外圍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一行七千人攜帶著上百門步兵炮以及數不盡的迫擊炮、重機槍浩浩蕩蕩的直接殺向青州。
而趙克明那邊就輕鬆了許多,因為只有一個時間限制,十天之內兩千人必須趕到青州與大部隊會合,所以儘管他們準備的也很積極,但在離開棗莊和徐州的時候,張野這邊也率領著七千人出發了。
青州;
已經佔領了青州的日軍旅團日子過的很舒服,在城內過著人上人的生活。青州雖小,但卻五臟俱全,城內各種設施一樣不少,只是規模稍小了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