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沒必要再去怕張野。
這,便是孫文在臨沂潛伏兩個月所想出來的計劃。之所以選在廣州,一是靠海,方便得到外界的支援。
二是距離張野比較遠,即便張野知道了又能如何?鞭長莫及,知道了他也管不了這麼遠。只要自己能夠藉著張野的名聲站起來,接下來的事情那可就是自己說了算的,他張野算個毛。
“事實最好和你說的一樣,否則的話,我想你會遇到麻煩的。”
三井小郎看了眼孫文,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相信他,在一番看似善意的提醒之後,這才離開了孫文的書房。
看著三井小郎一步步的離開書房,孫文終於暗暗的鬆了口氣,同時在心中大罵著張野,差點壞了自己的好事。
接下來,孫文開始不斷的將自己的心腹喊來,同時告訴他們如何處理這一次的突發事件,並且讓他們嚴密的控制手下,做到能夠提前知道任何事情,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是讓孫文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半天之後,張野便發出了第二道通電。
其大意與第一條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這一次通電的語氣卻要強硬的多。直接申明覆漢軍與孫文沒有任何關係,日後若是刀兵相見,也別說復漢軍背信棄義之類的。
孫文雖然沒有想到張野會發第二道通電,但好歹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哪能被張野就這麼給嚇住?他根本就沒把張野的第二道通電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等日後有刀兵相見的那一刻,自己恐怕早就有了數十萬軍隊,除非張野想要兩敗俱傷,否則的話,只有和談一條路可以選。
而和談,也是孫文最終的目的。在臨沂待了那麼久,他很清楚張野的優劣勢。可以說張野是兵強政弱,而自己則是政強兵弱。
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早晚會把張野手中的軍隊變成自己的。即便不能,他也能想到辦法把張野手中部隊的裝備轉移到自己這邊,只要裝備上去了,到時候即便張野想要兵變,也難上加難。
而張野也不過是個毛頭小子罷了,雖然手段硬了些,但跟自己比起來,還是差了些火候。
孫文自覺有絕對的把握可以將張野玩弄於股掌之間,讓他招架不住。
第一零二章:徐世昌
河南。
袁世凱待在項城的家中,每日養花修草,喝茶聊天。自從被清廷罷黜之後,袁世凱便回到了項城老家。
雖然一直待在家中,但對於軍中的那些事情,他也是時刻都在關注著。
雖然袁世凱有很大的信心重掌北洋新軍,但目前的局面卻並不樂觀。他所留下來的心腹,無一不是受到了排擠,甚至都已經漸漸的淡出了權利的核心。
而那些後來上位的滿人,更是攢足了勁兒的去拉攏部隊,除了一些死忠,其他人差不多就要站到滿人那邊去了。
袁世凱精心打造了幾年的北洋私家軍,看似在不久之後便會崩潰。但此時袁世凱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剛剛吃了敗仗沒多久,朝廷斷然不可能重新啟用他的,即便是上面有人,這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先前的時候袁世凱便有感覺,這次回鄉,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根本就別想回去。
雖然袁世凱也很著急,但卻沒辦法。只能吩咐那些心腹,儘可能的穩住局勢,只要待在北洋新軍裡面,他們就有翻盤的機會。
北洋新軍的軍餉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即便是朝廷,也肯定不會捨得投入那麼多的錢。再說了,之前朝廷可是欠著袁世凱一大批軍費呢,現在你想收就收,豈是那麼容易的?
衛輝府,今河南衛輝市。
一座不大的院落內,被人打掃的乾乾淨淨,雖是土路,但看起來卻像是青磚鋪出來的道路一般整潔。
作為袁世凱的幕僚之一,在小站練兵時徐世昌便與袁世凱結下了深厚的交情。隨著袁世凱被罷黜,徐世昌也自然請辭,並且不接受任何調任,毅然決然的跟隨著袁世凱回到河南老家。
雖然兩人一個在項城,一個在衛輝,但兩人之間卻有著深切的來往,情報之間的傳遞也是密集的很。
這一日,徐世昌的家中迎來了一個陌生人,這也打破了徐世昌這幾個月以來的平靜生活。
徐世昌若有所思的盯著對方,久久沒有開口講話,似乎在等著對方先開口。
雖然閒敷在家,但徐世昌卻一日都不敢耽擱。這幾個月以來他不停的在翻閱著各種資料,除了給自己補充點能量之外,更多的還是在關注外界的局勢。
作為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