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小地主,若是張野有異動,就立刻到他這裡來議事。
別看這些地主們平日耀武揚威的,可到了這緊要關頭的時候,那可是一個比一個還要緊張的,根本不用人催,一個個立刻策馬飛奔,直奔農莊。
“徐老,您看這事咱該怎麼辦?”
一名約莫五十來歲的男子,看著坐在大堂之上的一名老者,恭恭敬敬的問道。
底下上百位地主也是豎直了耳朵的聽著,甚至離得稍遠一些的還聽不到,只能讓前面的人慢慢的低聲傳達過來。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在此放肆,每一個圈子都有每一個圈子的規矩,在各自的地盤上,他們是老大,誰都得聽他們的。
可是在這裡,無論是誰,都要聽徐老的,哪怕是徐州知府來了,也得恭恭敬敬的叫一聲徐老。
徐家勢大,不僅僅體現在地多方面。若是他們有心擴充套件,恐怕徐家的地早就突破上萬畝了。而上萬畝是個什麼概念?就拿一般的小地主來說吧,家裡也就有個幾十畝地,手底下也就十來個佃戶。
能有上百畝地的就算是中型地主了,而上千畝地,那便是大地主,可以說是當地呼風喚雨的人物。
徐家在早些年的時候擴張的比較猛,基本上將周邊的一些小地主全都給吞掉了。但後來也覺得發展太快了,手底下的地也太多了。
所以便不再擴充套件,只維持現狀,這也讓周邊的地主們鬆了口氣,只要你徐家不擴充套件地界,咱就能和平相處。
當然了,徐家若是執意要繼續擴充套件地界,他們也是沒辦法的。徐家世代為官,無論是京官還是徐州本地官都有徐家的人。
而徐老爺子早些年也是在京城當過官的,十來年前才辭官回鄉,這京城中的人脈可是廣的很,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招惹的。
“此子太過年輕,做事根本就不考慮後果。眼下看來,朝廷是靠不住了。我們只有聯合起來,讓張野在徐州栽個跟頭才行。當然,若是能夠和解自然是再好不過。”
徐老悠悠道。
該如何處置,這點他早就考慮過了,也早在幾個月前便跟京城內為官的小兒子溝透過,所以他很清楚朝廷的態度。
再加上徐州一夜間便被佔領,他們甚至連槍炮聲都沒有聽到,這無疑再次證實了張野的強大。
清軍抵抗不住張野,他們這些地主可以抵抗的住嗎?答案是不能,清軍雖然**,不能打仗,可他們這些地主的狗腿子也好不到哪去,都是沒經過訓練的主,欺負一下佃戶還可以。
所以徐老做出了兩方面的準備,只要張野提出的條件不是太過分,那就答應他,大家相安無事,誰也不惹誰,關鍵時刻幫他一把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是張野咄咄逼人,那可就別怪他們這些人不同意了。一百多個地主,平均每家出二百人這就是兩萬人,即便不能打敗張野,也要啃下一塊肉來,別以為這些地主就是好欺負的。
而且他們與清軍還有一點不相同,城丟了清軍並不要緊,反正就是一座城而已,丟的又不是他們的地,也不是他們的命,所以他們是不會去拼命的。
而這些地主就不同了,張野可是要來搶他們的地的,地主地主,沒了地還怎麼活?這一大家子還怎麼過?
“可是徐老,如果張野逐個擊破怎麼辦?臨沂那邊可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就被張野給收拾了的,那邊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這命就沒了。”
另外一名地主出聲問道。
在這種情況下,有資格發話的都是家產上千畝地的主,至於那些只有幾百畝地,以及剛上千畝的地主,則只能乖乖的聽著,只有聽從號令的份。
“臨沂那邊是被張野給打了個措手不及,所以才會敗的那麼快,咱們既然已經有了準備,自然是要跟他鬥上一鬥的。”
徐老頭點了點頭,繼續開口道:
“承蒙各位看得起老夫,我這裡倒是有一個方法,可以逼迫張野來跟咱們談,或者把他的軍隊給引到一處。”
“徐老,您就直接說吧,大傢伙都聽您的。”
先前開口的地主急慌慌的說道,此時已是火燒眉毛了,只要能有應對的對策就行了,誰還管他是不是昏招?
“諸位立刻回家,把家裡的人手都帶到老夫這裡,我們這幾萬人聚在這裡,張野他還會視若不見嗎?他想逐個擊破,我們偏偏不給他這個機會,另外我已經與淮北知縣聯絡過了,若有需要,他會派兵前來支援的。”
徐老鎮定自若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