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一個反擊的機會。
所以,此時明宮嘉仁親王是絕不會離開的,否則就是給那些人開炮的藉口。雖然只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日本皇室來說無傷大雅,但他身為一個有責任,又是皇室唯一的繼承人,明宮嘉仁親王覺得自己不能這麼做。
他必須要將皇室的風險降到最低,使自己可以順利的接替皇位,成為日本新的領袖。而且他也很清楚,明治天皇把他安排在這裡的苦心。
若是四個師團,加上國內還有一個師團隨時準備支援的前提下,自己仍然無法在山東站穩腳跟,那麼對於皇室的威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
剛剛統一日本幾十年的日本,根本就經不起這種打擊的。而大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因為明治維新,所以日本趕上了強國的末班車。
現在滿清也有維新改革的意思,明宮嘉仁親王和明治天皇都很清楚,一旦讓滿清完成維新改革,後果將會是什麼。
所以,他們不得不力排眾議,答應了鷹派的請求,派兵侵略滿清。其一是希望藉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其二則是希望可以掠奪滿清的資源,使日本帝國更加強大,不再受人制約。
這一系列的原因加在一起,所以,明宮嘉仁親王很明白,在將第一批鐵礦石運回國之前,自己絕不能走。假如他帶著鐵礦石回國,並且建立了長久的基地,那麼他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將會越來越穩固。
因為沒有其他的皇子,所以皇室之爭在他這裡是完全不用操心的。他現在只有一個目的,全力的幫助明治天皇和配合他,完成對國內的掌控,以確保皇室的絕對威望。
“嗨!不過請殿下答應我,一旦有什麼危險,殿下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撤離。”
川村景明似乎也明白了明宮嘉仁親王的意思,更是讀懂了他的心思,所以也就沒有繼續再勸,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個後手。
“如果遇到危險,我會離開的。”
最終,明宮嘉仁親王還是做出了口頭上的妥協。他知道自己自己這話的意思,無非也就是給這些將士們吃下一顆定心丸,讓他們不必時時刻刻都為自己的安危擔憂。
但是說到底,明宮嘉仁親王對於日本的陸軍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在兩個師團的保護下,復漢軍會給他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在川村景明的安排下,七艘日本海軍艦隊離開了五艘,他們將會前往朝鮮進行補充燃料。補充完之後,四艘軍艦將會直接南下海州,支援在那裡作戰的第五第六兩個師團,剩下的一艘則回到東營,接替另外兩艘軍艦到朝鮮去補充燃料。
因為東營這邊的碼頭裝置並不完善,加上也只有東營一地,並沒有可以供軍艦使用的燃煤。日本人同樣也不放心清廷,所以,他們寧可跑到朝鮮去加煤,也不願意到更近一些的天津去。
當然,更近一些的旅順口肯定是日軍的首選,作為昔日的北洋海軍駐地,那裡的各種設施都能滿足日軍艦隊的需求。
但是最近因為一些緣故,所以那邊的物資儲存量也不是特別的大。為了以防萬一,日本人還是決定暫時先不去動用旅順口的資源。他們要在那裡囤積更多的資源,然後準備與清廷的最後一戰。
青州城外,楊軍威的指揮部內。
剛剛接到了訊息的楊軍威,也有些迷糊了。日本艦隊一下子走了五艘軍艦?這可絕對是個稀罕事,之前一個多月裡,日本艦隊也不是沒離開過,但是一次離開最多就是兩艘軍艦。
然後等他們回來了之後才會有其他的軍艦離開,而且這個時間也沒有超過一天,所以楊軍威很輕易的就得知,日本艦隊這是去補給了。
可是這次一下子走了五艘,難道是他們一起沒燃料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多月都沒出現這種情況,現在怎麼突然會一起沒燃料了呢?
拋開這個原因,那麼這其中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所在。至於是什麼,楊軍威暫時還不清楚,他也猜不到。
楊軍威一邊命人將這個訊息傳回臨沂,一邊命人繼續觀察日軍的動向。同時,也不忘派人暗暗的接近東營城,企圖打探到城內的狀況。
但是效果卻很是不理想,因為城內沒有百姓,周邊也沒有。要想進入東營城,就必須要偽裝成日軍。除了語言限制之外,日本鬼子很少有出城的,既然沒有出城的鬼子,那麼從城外回來的假鬼子又是哪來的呢?
再損失了一個班的兵力之後,楊軍威也果斷的叫停了潛入東營城的計劃,這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只能說,過去一個就折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