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李三才與趙克明有著很大的差別。李三才是敢愛敢恨,只要我對了,我就可以狂,只要我錯了,我就可以拉下臉面去給一個小兵道歉。
而趙克明卻是完全不同,不論對與錯,他都不會拉下自己的臉面。哪怕他知道自己錯了,他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眾人,我錯了,但是他絕不會拉下臉面去道歉。
“你小子啊!”
李三才伸手指著趙克明,無奈的笑了。
趙克明的話雖然很強硬,並且沒有一點認錯的態度。但是李三才卻知道,趙克明這是認錯了。畢竟都是老搭檔,誰有什麼習慣大家都很清楚,也不會去在意太多的細節。
將近凌晨的時候,支援的兩千部隊順利的抵達了前線,同時帶來的還有一批物資,包括一門榴彈炮以及十門步兵炮,五十門迫擊炮以及五百支步槍,數十萬發子彈,近萬發各種炮彈。
李三才和趙克明將援軍安頓好了之後,便命令眾人休息,隨後二人便返回帳篷內休息。
原本的陣地早就已經放棄了,此時他們的陣地是當初日軍防守的第一道陣地,而日軍的生存空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壓縮。
海州城內的百姓也早在十天前就跑的無影無蹤,畢竟這是戰爭。雖然沒在城內打,但是誰也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打到城內。
青州的事情可就發生在不久之前,早在日軍登陸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海州百姓逃離了海州,打算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回來,此時的海州,基本上已是一座空城,只有一些不願離去的海州本地人還依舊生活在這裡。
一夜無話,次日一大早,天還未亮,士兵們紛紛起床,整理裝備,領取彈藥,準備等著吃完早飯之後投入新一天的戰鬥。
彈藥其實在昨天晚上就領過了,但是當時因為彈藥所剩已經不多,所以也就沒有領多少。昨天晚上到了一批彈藥,所以早上的時候,每人又發了三十顆子彈。到目前為止,每個士兵身上差不多有一百顆子彈左右,基本上可以滿足今天一天的戰鬥。
而最讓眾人驚訝的還在後面,士兵們突然發現了一些新面孔,而且身上沒有太多的汙漬。跟他們渾身上下全都是泥的軍裝相比,簡直乾淨的太多了。
“臥槽,武警?”
一名士兵端著飯缸看著那些新來的援軍,臉上頓時漏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嘴裡同時還驚訝的喊道。
武警是什麼他們都知道,雖然也同屬軍隊管轄,但在這些野戰軍當中,他們更加願意稱武警為警察,畢竟他們的全名就叫武裝警察,跟野戰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而武警的肩章又是紅色的,很好區分,所以一眼看出援軍是武警也不是什麼難事。
“要我說啊,派武警過來還不如把那些新兵給派過來。”
另一名士兵狠狠的咬了口饅頭,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那些排隊打飯的武警。在他的意識裡,武警的戰鬥力似乎還不如新兵。
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一點也不意外,野戰軍基本上跟武警就沒有什麼交情,除了當初在臨沂,交接防務的時候有過短暫的接觸以外,野戰軍大多駐紮在郊外,武警則是城內。
而且野戰軍參加的戰鬥也有很多,但是武警卻從來都沒有參加過戰鬥。在他們看來,武警是用來維持治安和站崗的,而不是用來戰鬥的。
“兄弟,你哪支部隊的?”
一幫人對著武警的身影議論紛紛,另一幫人卻做出了實際行動,跑到另一群跟他們軍銜一樣的援軍面前,追問道。
“我們是押運團的。”
對方回答著。
“臥槽,押運團的?小子,你自求多福吧,哥哥我也只能幫你到這了。”
士兵漏出同情的表情看向那名士兵,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武警?押運團?這他孃的全都是非一線戰鬥部隊,雖然張野將他們全部劃歸一線戰鬥部隊序列。但是在部隊內部,更願意將他們劃分到非一線戰鬥部隊。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人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而他們劃分的條件也很簡單,打過仗的都是一線戰鬥部隊,沒打過仗的都是非一線,輜重隊是二線,但是卻沒人去**輜重隊。畢竟兵種在那放著呢,沒有輜重隊的辛苦,他們只能去啃樹皮,用刺刀殺敵了。
第一四一章:李三才發飆
終於就要強推了,俺是淚流滿面吶,真不容易!在這裡求諸位多花幾秒鐘的時間,看完之後點個收藏,若是有推薦票的話,也可以投給俺,俺在這裡拜謝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