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臉的不情願。
“我也不回!”
楊軍威同樣出聲道,沒一個願意回去的。
“老楊,你回去。”
見兩人都不願意回去,張野也不再多說,直接指定楊軍威回去守家。
李三才回去他還有點不太放心,這三人相比較的話,楊軍威屬於智慧稍高一些,勇氣不如李三才,也就是典型的智慧型。
趙克明屬於智勇雙全型別的,也就是智慧不如楊軍威,勇氣不如李三才,但勇氣卻超過楊軍威,智慧則超過了李三才。
那麼最後剩下個李三才,典型的有勇無謀型的,當然了,這只是在三人中間的對比,若是放在外面,李三才依然是個猛將,只要給他配個厲害點的參謀,打起仗來基本上沒人能夠頂得住。
但是此時張野哪來的參謀配給他?所以也就只能選擇楊軍威回去防守了,反正近期也沒任務,一個人守家,一個人守臨沂,守哪不是守?
“好吧!”
楊軍威鬱悶的答應了下來。
雖然知道李三才呆在這裡也不可能有什麼好事,但他的心裡多少也還是有些失落,主要還是覺得回去之後太無聊了,就是守著關口,看著生產,沒一點其他的事可以幹。
“報告軍座,東北傳來訊息了,袁世凱在海城敗了,被日軍增援的部隊與城內守軍內外夾擊,除了本部人馬以外,基本上散的差不多了。”
楊軍威話音剛落,士兵便跑進屋內彙報道。
東北那邊也打了幾個月的時間,日軍如同甲午戰爭時一樣,仍舊據守在海城,不知道是兵力不夠還是有什麼別的企圖,反正就是在海城與袁世凱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
時間久了,張野也就沒太在意,不曾想到今日竟然聽到袁世凱戰敗的訊息。張野心中更是大爽不已。
袁世凱本部人馬七千人,在臨沂硬生生的擴充到三萬人,人數雖然有了,也是清軍中的精銳,可畢竟沒經過訓練,說到底還是披著新軍衣服的舊軍隊,跟之前的淮軍差不多。
結果這幫人一見形勢不對,立馬就跑了,扔下袁世凱獨自苦苦支撐著,結果被增援的日軍包了餃子。
最終袁世凱雖然逃了出來,但卻元氣大傷,部隊傷亡過半,袁世凱幾年的心血差點毀之一旦。
第九十章:德國人發難
感謝隨心'童鞋的打賞。
求三江票,磨刀霍霍向懶貓,結果就差三票了這又被增加到了十三票,心有不甘吶,咱盯著懶貓的菊花有四天了都,這咋就爆不了他呢?
——————————————————
袁世凱戰敗,這一訊息雖然對於張野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張野還是不由的為之一振。
心中更是滋味萬千,有興奮,袁世凱戰敗就意味著實力受損,那麼接下來的話,朝廷肯定會對袁世凱的新軍產生懷疑,甚至還要不要袁世凱繼續帶領新軍都是兩回事。
而作為這次抗擊日寇的主要將領,責罰肯定是跑不掉的,根據清廷處理的方式,估計很有可能會讓袁世凱回家,也就是罷官。
這一點雖然對於張野有利,因為罷官在家的袁世凱,只能想盡了心思的繼續保住北洋新軍不被他人搶走,卻沒有精力繼續去擴軍。
而這,就給了張野拉開雙方差距的機會以及時間。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戰敗,就意味著要簽訂辱國條約,清廷現在都還欠著日本人大筆的賠款呢,那些錢足夠買上一百多艘軍艦,清廷是寧可賠錢,也不願把錢花在軍隊身上。
而這一次,若是在簽訂點什麼條約的話,那就有點太說不過去了。一份條約還未還完欠款,就再加上一份,哪怕是華夏最繁盛的年代也承受不起吶。
張野心中無奈,只能暗道:‘看來得加把勁兒了,趕緊推翻清朝,廢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儘可能的保住這個國家的底子。’
至於讓張野直接出兵去跟日本人對抗,想都別想。張野又不是傻子,況且現在他是叛軍,哪有叛軍去幫著官府打仗,打完了再讓官府反過來收拾自己的呢?要打也是推翻滿清之後再去打,那樣好壞結果都是自己的,誰也別想說什麼。
“分地的事情抓緊去辦,招募一些工作組,由工作組負責主要的分地,派出部分士兵協助工作組分地,第一批完成之後部隊全部撤回,不在大範圍的參與分地。接下來將會是狂風暴雨,我們得做好準備了才行吶。”
張野嘆了口氣,吩咐道。
現在也只能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