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彈藥一起來沂蒙山,張野打算在沂蒙山內建立自己的兵工廠。
而裝置,也打算從德國那邊進口,一邊自己製造,一邊培養自己的技工,雖然目前來說難度還有點大,但總好過沒有。
另外毛瑟1898式步槍的圖紙張野也畫的差不多了,只需要修改一些地方即可完工,閒下來之後,張野開始在自己的基地內轉悠。
此刻基地附近的地形早已搞清楚了,他們位於幾座山之間的一塊小平原上,平原被改作訓練場,部隊的宿舍則被建立在半山坡,都是那種大通鋪,以營為單位,一營住在一起。
而其他的山地,也被改建成了訓練場,用來訓練搶佔高地以及高地防守等,高地上設有炮臺,上面常駐五門步兵炮,用來緊急時候的防守任務。
走著走著,半天的時間過去了,天色將暗,張野來到了沂蒙山的入口處,這裡因為地勢險要,且是進山的唯一通道。
所以張野在這裡放下了一個營的防守力量,但這一個營在外面是看不見的,兩邊的山頭已被剷平,兩邊各擺五門步兵炮,射程雖然有限,但對付清軍還是足夠的。
靠下一點的地方也被構建了十個機槍陣地,大多都是依山而建,再做上一些偽裝,眼神不好的人一眼很難發現這裡。
看著這個還算是滿意的陣地,張野卻總是覺得有點不足,但哪裡不足,一時間卻說不上來。
忽然間,張野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沂蒙山既然被自己當做基地,肯定是要長時間把守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少了永久性工事呢?
現在的工事看上去雖然已經很完美了,但卻是臨時性的工事,算不上是永久性,就連安全係數最高的機槍陣地,也不過是在前面擺上了三層沙袋而已,一炮過來照樣還的完蛋。
張野忽然想到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松山戰役,在那場戰役中,日本的一個聯隊將整個松山挖空,建造了n個地堡,這個聯隊只有三千人,而後來進攻他們的遠征軍卻有二十萬。
雖然最後日軍的這個聯隊被全殲了,但遠征軍也為此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張野後世在國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