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說《論語》上有**十來個“此”字,有的說《論語》上有十六七個“此”字。更有一個學子說得很肯定,說有十九個“此”字,不多不少。
帥承瀛聽了後,說道:
“你說有十九個,那不是‘此’字,而是‘斯’字。”正好有一個學子身上帶著《論語》,當場開啟,細一數來,果然見沒有一個“此”字,而是有十九個“斯”字。
那位學塾先生見了,這才開口道:
“這位小童說對了。《論語》中確實是只有‘斯’字,沒有“此”字。為什麼呢?原來,在古漢語中,‘斯’即當“此”字講。”
那位行商聽了老先生的話,自覺讀書不細,有些慚愧。那些學子,也有些面紅耳赤,一時無語。
帥承瀛見勢,隨口占出一聯,道:
考論語,論語不熟,怎好論語;
答此斯,此斯尚疏,如何此斯。
大家明知遭譏諷,也只好聽著了。
這日正午,天頭燥熱。帥承瀛的鄰居邢信記家糧行的兩個掌櫃的,嫌在屋裡悶得慌,便泡上茶,來到門前的大榆樹下納涼。
偏巧,這時候有兩隻餓了的公雞在地上爭豆粒。而有兩隻老鼠,乘機蹲上了附近糧倉上的房梁,在吃驚地望著公雞打架。而那兩個糧商,卻在盯盯地望鬥架的公雞,饒有興致。
他們的這種情勢,被在這附近讀書的帥承瀛看到了。他想到周圍老百姓的反映,都說這倆糧商重利盤剝窮人,為富不仁;又見到他倆品茶時的那副奸相,便想用話諷刺他倆一下。但是,又一時地找不到話題。
正這時,兩個糧商看到了帥承瀛,其中一個便說道:“大家都說你是個神童,能吟詩聯對。今天我倆在這納涼,你能否根據這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