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小說:風流探花帥承瀛 作者:使勁兒

文學就是人學。文學作品要描寫人,文學家就要熟悉各種各樣的人。蘇軾一生在各處遊宦,與各種不同身份的人過從交遊;作為精通禪學的蘇軾,在黃梅縣東山自然要尋訪寺廟,結交和尚了。

蘇軾數次登臨黃梅縣東山。他第一次遊歷東山,是他因反對王安石變**居黃州(今湖北黃岡一帶),當了四年團練副使之後,在調往河南汝州(今臨汝縣)的赴任途中,即在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下旬。

蘇軾幾次上山,黃梅縣東山西部的禪宗五祖寺都留下了他的遊蹤,主要是因為他父親蘇洵生前曾遊五祖寺,並在這裡結交了幾位朋友,如今兒子前來,也是為了拜訪先父的舊友。因此,蘇軾來到五祖寺感到格外親切,好象領略到父親的遺風,還特地在寺內住了一宿。為此,蘇軾寫了《過五祖寺》一詩以紀之:

馮茂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

此生初飲東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

袖裡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

何人更識稽中散,野鶴昂藏未見仙。

詩中“袖裡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是怎麼一回事呢?蘇軾在這首詩的序中說到,他在五祖寺住宿時,想到次日恰是他父親去世的忌日,按照佛教的禮節,便在一種形狀如傘的禮品“蓋”上面題了一首頌佛的詩,贈給寺中長老智清,智清見到“蓋”以後,如獲至寶,拊掌笑著說:“昨天晚上我就夢到寶蓋飛到哪裡,哪裡就著火,難道是它呈現的吉祥嗎?”智清這番話,也許真有其事,也許是虛以應酬的客套話,但對生活觀察細微的蘇軾,卻覺得這件事饒有風趣,便據以實情,寫下了上面那首詩。

在蘇軾到五祖寺之前,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之弟蘇轍在貶官筠州(今江西高安縣)途中,曾經過黃梅縣東山,到過五祖寺。蘇軾與蘇轍和五祖寺長老還有幾首唱和之作,其間也倒有一段奇妙的插曲。

蘇轍到筠州後,曾作了一篇《東軒記》,這篇文章一傳開,蘇轍便得了“東軒長老”的綽號。一次,蘇轍的女婿曹煥從黃州蘇軾處要去筠州看望岳父,臨行前蘇軾寫了一首絕句叫他帶給蘇轍。曹煥路過黃梅縣東山時,把蘇軾的絕句拿給五祖寺原長老曉常看,曉常看過後感慨萬端,立即和了一首:“東軒長老未相逢,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