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2 / 4)

小說:風流探花帥承瀛 作者:使勁兒

達公。乾隆三十三年(1788年)45歲的紀曉嵐因兩淮節年提引案發,涉及曉嵐姻親盧見曾(曉嵐長女嫁見曾孫蔭文),將查封其家產。曉嵐先為漏言傳信,獲罪革職。謫戍烏魯木齊。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二月,乾隆帝召還曉嵐。嘉慶五年(1800年)八月,《閱微草堂筆記》五種、二十四卷,編定刊行,門人北平盛時彥作序。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舉,二是領導編修。紀曉嵐以才名世,號稱“河間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庫全書》。故其卒後,只有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和一部《紀文達公遺集》傳世。

“風流才子”衣缽的第十三代傳人就是清末民初的辜鴻銘。辜鴻銘,名湯生,字鴻銘,號漢濱讀易者、讀易老人,後以字行。歐洲留學期間以Koh ( Kaw ) Hong Beng 為名,辜鴻銘的閩南語發音,回國後改用Ku Hung…Ming 立身著說。辜氏祖籍福建同安,185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一個華僑世家。其曾祖父辜禮歡曾為英屬馬來半島的第一任華人首領。父親辜紫雲在檳榔嶼一英國橡膠園內擔任司理,母親為葡萄牙人。橡膠園主布朗先生與辜紫雲交誼深厚,並認辜鴻銘為義子。辜鴻銘 13歲時,布朗夫婦回蘇格蘭老家,攜之同行,帶他到英國讀書。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辜鴻銘開始接受系統而正規的西洋教育。先是在當地的英國學校就讀,後於1873年至1874年間考入愛丁堡大學文學院攻讀西方文學專業。1877年春,他以優異成績透過拉丁語、希臘語、數學、行而上學、道德哲學、自然哲學和修辭學等多門學科考試,榮獲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接著,他到德國留學,入萊比錫大學,學習土木工程,獲工科博士文憑。之後又赴巴黎,在巴黎大學學習法文。1880年,他學成歸來,返回檳榔嶼,不久到新加坡英國海峽殖民政府輔政司任職。三年後,辜鴻銘巧遇歸國途徑新加坡的馬建忠,兩人一見如故,長談三日。在馬建忠的勸說鼓勵下,辜鴻銘決定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旋即辭去殖民政府職務,回到檳榔嶼老家,剃髮蓄辮,開始〃中國化〃的第一步,並開始補習中文,學習中國文化。1885年,辜鴻銘正式回國,並應邀入張之洞幕府,擔任洋文案,深得器重,閩粵相隨二十年。1905年,上海“黃浦浚治局”成立,辜鴻銘被聘為督辦,在職三年。宣統復辟時,任外交部侍郎,晉郎中,後擢左丞。1910年1月,清廷列其為“遊學專門一等”,賞給文科進士,位僅次嚴復,列第二。同年,他辭去外交部職務,就任上海南洋公學監督。辛亥革命後,他表示效忠清王朝,辭去公職,前往北京。1915年,北大聘之為教授,主講英國文學。1917年張勳復辟,他出任外交部次長。復辟失敗後,他回到北大教書。“五四”前後,他和林紓一樣屬於保守派,主張尊孔敬道,並用英文撰文反對新文化運動。1924年他應日本大東文化協會的邀請赴日本講學三年,講述東方文化,其間曾應辜顯榮之邀到臺灣講學。1927年秋,辜鴻銘從日本回國。1928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辜鴻銘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出名的怪人,不僅在於他不平常的身世經歷,乖張偏頗的奇行怪論,還在於他的學貫中西,“生平長於西學,而服膺古訓”。辜鴻銘天生聰穎,勤學好思,有極高的語言天賦。他在歐洲遊學十一載,精通英語、德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義大利語等多種語言文字。其中,英、德、法三種語言掌握得尤為精湛嫻熟,能說能寫一樣流利。其英語造詣更是登峰造極,令人仰止。辜鴻銘一生主要用英文著述,他的英文文章寫得很漂亮,純粹的維多利亞風格,連英國人也點頭讚歎,認為可以比英國的文章大家卡萊爾、阿諾得等。林語堂在《辜鴻銘集譯《論語譯英文》序》中曾這樣稱道辜鴻銘的英語水平:“英文文字超越出眾,二百年來,未見其右,選詞、用字,皆屬上乘。”這種語言上的高深造詣不僅為辜鴻銘瞭解西方文化而且為他日後的譯著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辜鴻銘在愛丁堡大學學習期間師從英國文化保守主義的領袖托馬?卡萊爾( Thomas Carlyle),深受其影響,成為浪漫主義的忠實信徒,厭惡歐洲工業革命造成的種種社會弊病,慨嘆於歐洲道德的淪喪,文明的衰退。辜鴻銘在歐洲求學期間,閱讀了大量西方著作,涉及文學、哲學、宗教、自然科學、政治等諸多方面。他對彌爾頓、莎士比亞、歌德卡萊爾、愛默生、阿諾得等人的作品和思想深入的瞭解。後來,辜鴻銘常在文章中或與人爭辯時引用這些人的言論,一則增強說服的力度,二則表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