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2 / 4)

小說:風流探花帥承瀛 作者:使勁兒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徐志摩與三位傳奇型女性的浪漫交往奠定了他在“風流才子”家族中的地位。

“風流才子”衣缽的第十七代傳人就是當今依然健在的楊振寧。不論在海內還是海外,楊振寧這個名字在華人中是很響亮的。他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領獎臺,全世界的炎黃子孫無不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學殿堂上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中國人在國際科學壇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績者,乃自楊振寧始。”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在1976年也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丁肇中教授如是說。楊振寧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曾留學美國攻讀數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廈門大學和清華大學任數學教授,是最早將西方近代數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聰穎的天賦,加上家庭的薰陶,使楊振寧從小就“天賦異稟”。他不但書念得好,而且興趣廣泛,還是讀中學時,他就對父親說過:“我長大了要爭取得諾貝爾獎!”抗日戰爭期間,楊武之任教的清華大學被迫南遷長沙,與北大、南開合併成臨時大學。日軍攻佔南京後,臨時大學撤至昆明,並改名“西南聯合大學“。楊振寧也隨父母顛沛流離長途奔波來到昆明,他在唸完高中二年級之後,未上高三就考上了西南聯大。當時的西南聯大集中了許許多多各個學科的著名教授,形成一個燦爛的教師群,是中國最大的教育中心。在這裡,楊振寧得到了名師們的極好指點。他在吳大猷教授指導下完成了學士論文。大學畢業並取得理學學士學位後,即入研究生院深造,在王竹溪教授指導下研究統計物理學,取得碩士學位。1945年,楊振寧作為“留美公費生”赴美,尋找他所敬慕的物理大師E?費米教授,成為費米主持的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班的博士研究生,並得遇後來被稱為“氫彈之父”的E?特勒教授。他深受費米的薰陶和影響,在泰勒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於1948年獲博士學位。之後,應校方聘請,留校當了一年教員之後,他於1949年到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工作,1955至1966年升任該所教授。從1966年起,他擔任了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愛因斯坦物理學講座”教授,並任新創辦的該校“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所長。在理論物理學上,楊振寧創造了許多輝煌。他的最高成就是1954年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楊-密耳斯規範場理論”。該理論開闢了“非阿貝耳規範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範場”研究打下了基礎。它被世界物理學家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結構之一”,是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之後的最為重要的物理理論。楊振寧的另一傑出貢獻是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理論,從而推翻了原來被認為適用於一切相互作用的“宇稱守恆定律”。而這個“宇稱守恆定律”,本來是被視作物理學的基本定律的。他們因此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一項科學成果,在發表的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在科學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也從另一層面凸現了這一理論的重要性。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範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也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建立性強,眼光深遠。他近年來另一個重要工作??“Yang-Baxter方程”受到了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密切關注,併成為最熱門的研究題目。“楊-密耳斯規範場”、“宇稱不守恆定律”與“Yang-Baxter方程”被公認是楊振寧的工作中達到世紀水平的三項成就。除諾貝爾獎外,楊振寧還在1980年榮獲“Rumford獎”,1986年榮獲“美國國家科技獎”,1993年榮獲“美利堅哲學學會”頒發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獎章”,1994年榮獲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的“鮑威爾科學成就獎”。創立於1743年的美利堅哲學學會是一個聲譽卓著的國際學術組織,其700名成員中,僅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就有100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獎章”代表該學會的最高榮譽。這個學會的執行官說,授予楊振寧“本傑明?富蘭克林獎章”,是因為“楊振寧教授是自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20世紀物理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