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呂蒙不知道曾經有過什麼樣的遭遇,反正在他正在人生的事業頂峰的時候,便是突然而逝了,而這一世的鄧瀚卻是知道,若是日後呂蒙真的也早逝而亡,便是他眼前這個滿臉憨厚氣的李康所為。
當然也或許是因為這樣,或許那個呂蒙不需要孫權的鼓勵,便會作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事情來,也說不定。反正即便是鄧瀚這隻小蝴蝶的翅膀扇動而引起的變故將歷史變化了太多,可是那歷史車輪還是會在時不時的照著他固有的慣性那麼拐上一兩下,向世人,更或者是向鄧瀚表現著他的存在。
既然事情已經變作了這般的情形,而王越已經不想再做那遊歷之行,畢竟再是他伸手好,再是他身體健康,可是這歲月不饒人,年齡擺在那裡,若非在他這般年紀的時候,看到了李康,王基這兩個可造之材,或許王越便會在當初跟著他回到襄陽的時候,死活的賴在鄧府不走的。
當然王越此時還有著白耳精兵的總教官的身份在,說起來也算的上荊州方面的高官,對於當初他的官迷的心思,也算是個了結。
從鄧瀚的口中,王越自然知道了此次跟著劉備要來漢中的便是當初他曾經調教過的白耳精兵,而如今這些人的統領乃是陳到,對於這些人,王越當然都是相熟。
如今有官兒做,又調教出了兩個讓他滿意的徒弟,王越卻是有著說不出的愜意,對於當初在軒轅山中,南華真人給他的批言一加對比,自然讓他對於這位故友的遠見感到由衷的佩服。
想當初他們這些人,王越,童淵,南華,還有左慈,以及那個姓張的,卻都算的上他們那一輩兒人中的佼佼者,對於這個世道,雖然都有著各自的理解,不過他們卻都不怎麼喜歡入世而為,倒是他王越始終有些熱衷於功名。
那時候的幾個人,卻都說過,他王越雖然為功名利祿所迷,然而俗世碌碌,若無貴人相助,終究是不能得志
可是如今隨著荊州的勢力越發的廣大,他王越雖然不能位列朝堂,不能顯名於人前,可是在荊州的人,只要知道白耳精兵,受到這些精兵保護的那些高官達人,又有誰能夠忽視了他王越的存在呢,這樣的名氣卻是讓他王越覺得此生足矣
而當初的那些個老傢伙們,死的死,隱的隱,到如今還能夠有訊息往來的,卻是幾乎沒有了!
對於這樣的場景,也算是王越他在得意之時的失落與遺憾吧
“子浩啊,老夫有件事想要擺脫,不知道你能不能盡力而為啊”王越此時卻是向著鄧瀚鄭重道。
“您說,小子聽著呢?”
“我有幾個當年的好友,如今天各一方不知道,他們可還在不在,若是可能的話,就讓你的手下幫著我打聽打聽吧如何啊”
“這有何難,自當盡力”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定(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定(上)
對於王越的懇求,鄧瀚自然不會拒絕。而且對於鄧瀚來說,王越的懇求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畢竟王越的那些個老友,至少此時王越已經提及過的,鄧瀚卻是除了童淵之外都已經見過了,南華真人,鄧瀚自從得了人家所給的易經之後,這麼多年卻是並沒有在聽說過。
或許不在了,又或許是依然隱藏在大千世界中的不知名處,過著他怡然自得的幸福生活,畢竟雖然前半生的他,因為張角三個不肖子弟的拖累,讓他心中有了太多的掛礙,而這後半生卻又算是漸漸的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執念與掛礙,得以脫離了世俗紅塵的牽絆。若非如此,當年軒轅山中,那老人離去時的身影雖然孤獨,卻不帶一絲的落寞,而是充滿了莫名的瀟灑和解脫。
至於說他的另兩個朋友,鄧瀚自然當下就告訴與他,不過鄧瀚卻沒有見到王越立馬動身,而且看王越的那份神情,卻也沒有親身相訪的意味。
“師傅,你讓少爺幫你打聽,卻又不準備去,這是何意啊”李康腦子轉不過來自是像往常,但有疑問,便即刻問來。
不過此時的王越卻是沒有回答與他,李康自是轉過頭去看向王基,王基默然不語,李康只好將眼光看向鄧瀚。
“有些時候,相見怎如懷念知道朋友們過得還算如意,那便心滿意足,並不需要自己去打攪,海內既存知己,又何必非要聚在一起呢”
鄧瀚的解釋終究不能讓李康釋疑,從他那依舊發窘的申請中,便可以看出,不過有些事情,不是當事人自己,卻是不會理會的其中的意味。
將王越師徒好好的安置了一番,鄧瀚卻也該為三方會晤的事情,開始準備了。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