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雲臺 作者:圈圈

正是因為如此,在當年僥倖逃到遼東之後,他才能表現的更比袁熙好。

雖然此時的他們兩個都很是希望能夠再次見一見鄴城的山水,可是如今的鄴城畢竟是曹操的臥榻之地,當然那裡的把守極為嚴密,以他們當年的身份,如今的勢力,卻都是引人注目的,到了那裡,卻是十分的危險。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既然任務已達成,全了和荊州的結盟之義,而且又在這段時日內從青州,冀州各地繳獲了不少的物資,還有相當數量的鐵匠,木匠等技術人手,所獲甚豐,也該知足了,要想今後能夠取得更多的實地,當下還要將遼西的公孫康給拔掉,不然,即便他們能夠輕易的跨海而入中原,身後的根基之地始終都會有危險。若非如此,此次的田豐也能夠隨軍而來的話,想來袁尚兄弟的這一趟中原之行,還能取得更多的戰果。

故而當曹操領著大軍回到了鄴城的時候,乘風而來的袁尚兄弟,卻又踏浪而去,當然留下給他的卻是沿海一帶,許多城池的殘破,袁氏兄弟,不據城而守,乃是他們的後援都是透過海上時時運輸,而即便是破城之後的所得,也會接著方便的海上往來,即刻運回帶方。

畢竟這兩年間,袁氏兄弟從江東和荊州兩方面,謀得了船舶上的技藝之後,他們倒是單單借鑑其長處,然後只是研究用於海上的航船,可以說的是,此時要論這海上的行船,或許他們到要比江東還有些優勢呢

當關羽領著奪回的不足五萬百姓,迴轉到長安的時候,從北原被徐庶急忙召喚而來的鄧瀚也才剛剛趕到,此時的長安雖然還是那般的空闊,總是有馬超他們四個人領會來的百姓將長安城中添了些人氣。

看著那些被燒成白地的區域,鄧瀚倒是想到了當年他和趙雲給夏侯惇和李典在新野城上的那一課,或許這些便是那兩人的手筆,總是沒有造成百姓的傷亡,雖然損失了些房屋設施,不過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之前鍾繇那種按照他的想法建造的長安城,未必會符合如今荊州的發展。

畢竟鍾繇雖然高才,可是他的見識也是有其時代的侷限的。

當然此時的長安城還輪不到鄧瀚為其設計規劃,這些還需要等劉備諸葛亮等人來做決定,畢竟在其位謀其政,鄧瀚如今擔著的身份,乃是中司馬府的主官,若是再做的多了,難免會有人聒噪,雖然他不怕,可是日積月累下,對於他今後的生活總會產生些影響的,而且他本人身上值得讓人說的地方太多。

再說,鄧瀚所期待的生活,也只是能夠自在點的生活,如今的他對於當年水鏡先生,給他提點的鯤鵬之意,當然更是他心中的寫意,“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這其中除了有言及大鵬的能力,還有那種天地任縱橫的逍遙意味在。

當然如今的鄧瀚才將將弱冠之齡,雖然他平日裡的表現沒有太多的少年義氣,可是讓他這個時候就學他師父,終究還是有些做不到的。

跟隨著鄧瀚一同抵達的,當然還有他緊急調撥的一些糧草,數萬百姓,數萬張口,憑空增加的消耗,也是需要提前予以考慮的。不然這好不容易的來的人口,也會對荊州方面失望的。

如今的荊州既然已經佔據了雍州,當然這裡有太多的地方成了空無一人的鬼蜮,到讓那些之前曹操淘汰下來的雍州賊兵有了肆虐的地方,而且荊州兵實際佔有的地方也不過就長安,陳倉,以及西面的天水,洮陽,北原等渭水以南的城池,畢竟急切間荊州方面還要將注意力放在交州,那裡的江東軍還在和陸遜南下的大軍糾纏在鬱林,蒼梧,交趾一線。

花費了許多心血的交州,總不能輕易的讓江東趁著荊州北上的時機給佔了去,而今雍州之事已經解決了,接下來就該在注意宛城方面的徐晃,還要汝南的曹仁之外,投入力量對付一下江東了。

當然這些事情主要還得看襄陽。

對於此時長安城中的安置,每日裡鄧瀚見那些搶回來的百姓都只是自發的尋找著棲身之所,然後便是等著荊州方面的賑濟。

畢竟如今的雍州有餘糧的就只有荊州兵,而且此事乃是夏六月時分,這個時候的關中百姓種植的還是春小麥為主,距離收割的時候還早,當然那也得有得收割,許多的糧田在之前不是毀於戰事,就是在曹軍撤離的時候給燒燬了。

有鑑於這些百姓的無所事事,還會因為閒的發慌惹是生非,鄧瀚自是向關羽和徐庶兩個人提出了“以工代賑”的主意。

對於鄧瀚提出的以工代賑,已經見過幾次百姓之間無事生出的是非的徐庶,當然明白其中的好處,見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