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竟這些傢伙平日裡隨著他們的這幾個小洞主在南中各地也是煞是威風,然而這北來第一戰便送了兩條性命,其他的三個也是被人家俘虜的俘虜,受傷的受傷,相比於他們見到的人家那些跟著蠻王的傢伙,可都是沒有這般慘狀。
楊鋒自是不信眼前的場景,不過那已經躺在地上的冰冷的屍體,卻讓他不得不信。
一句“痛煞我也”由衷而出,此時心下大怒,腦中一熱,自是便讓身後的蠻人大軍一舉重陣,誓要奪回剩餘的兩個兒子的性命以及兩個兒子的屍首。
此時的楊金自然也是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冷靜下來的緣由,自己為人所算,又累的幾個弟弟成了如今的這般境地,雖然身上帶傷,此時在怒火的激揚下,那些身上的傷自是也顧不上了。
見楊鋒一招手,大軍起動,對面的漢人騎兵卻是後發先至,畢竟騎兵和人對陣當然要有了速度才能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威力。魏延和馬岱自是深明這中間的奧妙,旌旗一展,以兩人為首的荊州騎兵卻是催動戰馬,往前衝去。
此時兩軍相逢處,卻是之前的那個無名山谷的出口處,路口狹小,自然不管是你兵多兵少,能夠接戰的卻也只能是當先的那一部分,故而此時即便是楊鋒手下的蠻兵足有兩萬五千多,而荊州的騎兵不過一萬左右,然而限於地勢,接戰的截面卻是不怎麼寬闊。
一方自是含恨出手,而一方卻也為他們的將帥的威武而激動。
蠻人們本來就多是靠著力氣與人廝殺,儘管楊鋒手下的這些將士們有著和別部蠻兵迥然不及的堅強鎧甲的掩護,自然遇敵對陣之時,卻都全是進手的招數,雖然秉性悍勇,然而終究不及荊州兵的訓練有素。
戰場之上個人的武勇當然不能說沒有用處,不過在混戰之時,要想保的自家的性命,卻還是要能和周圍的袍澤們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為上。
此刻已經逐步從之前的埋伏處,走下來的益州兵士們也都開始從山谷中整隊而進。雖然他們之前也是和蠻人們交過手,不過那時候的蠻兵卻只有五千,而他們的人數卻是三倍於敵軍,又有著埋伏之力,居然還沒有將那五千人給殲滅。
而此時的他們卻是看到荊州的騎兵居然靠著這一萬的人馬便硬生生的盯住了這些蠻人兩萬五千的兵馬。雖說之前的他們也是透過了種種的手段,挑動了這些蠻人的怒氣,是的他們不能安排陣勢,循序而戰,而且又藉助了地利,極大的限制了蠻人可以仰仗的人數上的優勢,使得兩軍交戰的哪一處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磨盤一樣,不斷的在消耗著蠻人的性命,損耗著蠻兵的實力。
當然荊州兵也不是沒有損傷,不過相比較而下,這些人嫻熟的殺人技巧和彼此間默契的配合卻是在這種對陣中最大限度的讓荊州兵的傷亡趨於微末。
雖有兩軍相逢勇者勝的言語,不過這勇者可不單單只是說匹夫的血氣之勇,卻還有著膽量,器量和智量上的比較。
蠻人少教化,不過仰仗著天生的身體優勢,不過此時他們面對的荊州兵既有戰馬之上居高臨下的姿態,而且領兵作戰的魏延和馬岱兩人卻也沒有失去對大軍的統籌協調,並不是一味的和蠻人對抵。
間或由兩人中的一人領著幾個護衛向前衝殺一下,突擊以散敵人的陣勢,又或者故意給蠻兵一個缺口,引入少股蠻人入得其中,然後便是瞬間的刀槍臨身,萬般傷痕留給那些蠻人。
至於楊鋒和楊金兩個人此時的他們自是一心想找魏延和馬岱兩人報仇,故而便疏於對兵士們的指揮。這樣一來,自然是蠻人的陣勢全亂,雖然大家都是一心前衝,奮勇殺敵立功,不過前面的人不能盡情的展開大戰的陣勢,而處於後面的人還在洶湧而上,讓本就有些施展不開的兵勢更顯緊縮。
此時已經見識了一番荊州軍的戰力,李嚴,孟達還有張巍等人自然都有些感觸,不過這個當口卻不是他們可以任意感慨的時候。
稍加整治,益州兵自然是從那些蠻兵的後路開始了進攻,雖然由於益州兵的戰力不足,畢竟這些人可都是沒有什麼廝殺的經驗,還做不到想荊州兵那般指揮若定,漠視生死的態度,不過總是由李嚴等人調教一番後,精挑細選出來的,對於和數萬大軍的蠻人正面抵抗雖說做不到,可是這般在背後搞搞下手,加速蠻兵的混亂的事情還是能夠做的到。
一時間,失去了指揮的蠻人,前面的自是一個勁兒的跟著楊鋒和楊金兩個人前進的方向廝殺著,而後面的蠻人自是知道前行為軍令,不過這身後的益州人卻又殺來了,也不容的他們不返身廝殺以保命。蠻人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