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
雖然諸葛亮和龐統,他們這些人,在如今的形勢不會擔心劉備會不會對於前途生出些保守之念的顧慮,不過對於荊州麾下的那些個從屬,總是會在如今天子不在,加上劉備心思不明,而又有謠言四起的時候,生出些疑惑的。
既然有了而今劉備這一番明語,自然諸葛亮和龐統當會在平日裡行事的時候,給以他們身邊人以訊息的。
如此以來,那些從屬們也不會生出什麼猶疑之心了,而要做的自然是更加的爭取些表現,以求的能夠在將來的封功蔭賞的時候,能夠分的些恩惠。
如今荊州的大事的決定,已經在這幾年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模式,便是劉備越來越像是一個後世的董事長一般,而諸葛亮便是那個把持一切具體事物的總經理,至於具體的行事,有關軍事方面的龐統便是那個執行策劃的人。
現在從劉備這裡得到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自然不需要劉備再說更多的話。
“既然如此,照目下的形勢看,主公的卻是不妨先照著之前曾在許都流傳過的那段有關天子有意大封天下諸侯的流言一樣,晉位為王,如此自然是要表明我荊州對於天子的意旨是尊崇和遵從的,如此以來,同時也能安撫一下人心稍起的波瀾,也算是對於當下那些流言的些微的辯駁,畢竟天子雖然不在,形跡難尋,故而我們更要在大義上站住腳跟,而不是急著去流傳那些流言。”
“天子之前卻是在許都,而今不見了,當然,理所應當的要向許都問難,至於說傳國璽的事情,卻是不需要說那麼多,畢竟天子的事情更為重要一些,玉璽不過是個死物罷了”
對於諸葛亮口中提到的晉位為王的意思,劉備倒也沒有太多的推辭,他自然是相信,諸葛亮當然能夠為這件事情做出一個完美的安排的。至於諸葛亮口中所說的對於那些流言的處置,以及對於許都的問難外事,劉備也沒有什麼疑問,畢竟之前的事情,雖然那些主食之人的本意,也是為了幫著劉備的,可是有時候急功近利,並不能達成如人本意的成功。
而且,作為一個上位人,在更多的時候,他可以容許手下人在他的手下以他們各自喜歡的方式達成他的指示,但是卻是不會允許,這些手下人在他們的主公沒有指示的時候,做出些超出主公界限的事情,當然要是以外界的形勢以及其他的事情做出些,或許也是無意之下而形成的借勢迫人的事情的話,任是再開明的主公也是會有些芥蒂的。
諸葛亮自然會為眼下發生的事情,以及從劉備這裡得到的新近的提點,做出完善的安排,至於對於因為如今的形勢而可能導致的曹操以及江東那裡對於荊州的不可預估的戰事,自然是交給龐統先去預作綢繆了。
此時的諸葛亮和龐統在這些事情上卻是用不著深思的,畢竟這些事情於他們而言,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的。
兩個人卻是也不用太多的客氣了,看著先前如同供品一樣的傳國玉璽,而到如今漸漸的變作了劉備手上的玩物,在向劉備施禮之後,兩個人自是一同離開了大將軍府。
“孔明,你這是為小師弟鳴不平麼?”路上的龐統卻是說出了這句話。
“呵呵,士元你什麼時候,也這麼婆媽,我有那麼傻麼,再說那小子,用的著我們這麼做麼,我這不也是希望荊州上下能夠和氣一堂麼,畢竟如今還不到那個內鬥的時候啊”
“就你那麼多的心思,儘管你這麼費心,可是有些人總是
會不像你想的那樣的,畢竟世間的人就有那種不知道好歹的”
“怎麼,覺得有人挑釁到了你的底線了,威脅到你的位置了嗎?”諸葛亮也是不失時機的調笑著。
不過對於這種明顯的沒有什麼威力的話,雖然龐統的度量和諸葛亮相比稍有些不如,可是他也不會因此而對於他們口中提到的那個人感到有什麼威脅的。畢竟他們也知道或許有些人的才能或能不俗,不過他們更相信他們自己的實力。
就像如今,雖然諸葛亮也自認被鄧瀚從許都給弄來的荀彧在更多的時候,要比他更強一些,畢竟諸葛亮在軍事上,他就覺得他不如龐統,或許他在大局觀上於天下間也少有敵手,不過這位荀令君,完全已經達到了一個妖孽一般的存在,不管是人格品行,文士風流,又或者是軍策對略,再者知政安民等等,卻都是大才的。
可是即便如此,諸葛亮卻也足夠的自信,在眼下的荊州,他還是足以勝任他所佔據的荊州主事職位的第一人的。
“希望廖公淵多少能夠安分一點啊”
“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