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劉備倒是有些對於往事的感慨。想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他也是曾親歷其事的,也是知道當時的江東猛虎孫堅因為什麼,而從各路諸侯中第一個迴轉的。
當然在劉備為徐州牧的時候,也是和曹操還有孫策一起將袁術這個只因為手捧了一個傳國玉璽,便妄自尊大,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了的無知之輩給殲滅了。那個時候的他卻是第一次見到了這塊擁有者傳奇經歷的玉璽。
不曾想如今,竟然會落在他的手上。
“天子,卻是為何做出了這樣的選擇?”看見玉璽的劉備,眼中的熱切也只是有過片刻的流露,隨即便肅容一整,向鄧瀚問道,“眼下,天子卻是又在何處呢?”
對於劉備的這兩個問題,鄧瀚卻也只能對於後一個問題做出自己的答案,不過他的答案也只是不知道三個字。
“主公,與天子一路同行者,便只有那左慈道人,我與華神醫在到了潼關的時候,只是接到了左慈道人的傳言,前去鄭縣的渭水渡口,等我趕到此處的時候,也只是見到了孤身一人的左慈,而天子以及皇后的身影卻是沒有見到”
“至於左慈道人,在許都的時候,倒也是有過接觸,聽其言,觀其行,倒也對於天子有幾分真心,卻是不會為難了天子的”
“當然隨後,我也曾讓人去附近查探了有關天子的行跡,不過終究是沒有什麼收穫的,這左慈道人卻是身懷異術,若是他不想見到我們,即便我們在努力的去尋找的話,也是徒勞無功的”
鄧瀚卻是將自己的意思表述了一遍。
聽完鄧瀚的言辭,劉備的臉上卻是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將目光掃向一旁的諸葛亮,還有龐統兩個。
“稟主公,近來許都那邊倒也沒有有關天子的訊息傳出的”諸葛亮說道。
“想來如今的曹丞相也是有些頭疼的”龐統卻是此時出言奚落道。
不過這個時候的劉備倒是搖了搖頭,“天子為何要這麼做,想我劉備自起兵之日起,便一直以興復大漢為終身的信念,故而一直以來,雖然屢戰屢敗,卻始終不改當初之志,縱橫中原,一心求索,而奮鬥至今,終究也算是把眼能夠看到些達成所願的機會了”
“可是,沒曾想到了如今曹操要跋扈,借大漢之名,而行建立他的所謂魏國之實的時候,天子出奔了許都,竟然不選擇到我荊州來,難道我劉備也是讓天子不願見之人麼,又或者是天子以為我劉備也是一個會想曹操一樣的梟臣之輩,也只是個不尊君上,會化作了曹操一樣的跋扈之臣麼?”
“天子卻是為何要這麼做,如此一來,不知要將我劉備置於何地,於天下間,又是如何讓世人以觀我劉備”
“難道天子也是對我劉備有頗多心中的疑忌,又或者是埋怨與我劉備為何這麼多年未嘗早早的去將曹賊剪除,以正朝綱,未能早些時候去將許都攻伐,救出天子,還於舊都麼?”
“若是真意如此,天子但有隻言片語,我劉備必當披髮入山,歸隱於山林之間,從此不問世事,以明心跡,可是天子為何要做出此等選擇,讓天下臣民如何去處,讓那些一心忠於大漢,也始終以興復大漢為信念的國之干城如何做呢”
“天子,卻是不該如此啊,想天子好不容易逃出了許都,正該脫去往日晦澀之意,重新振作,統領我等忠臣義士為國效忠,卻是這般做了,卻是也太過了些啊”
“讓我等失望,讓世人疑惑,卻又在將來之時如何面對劉氏的列祖列宗呢?天子,實在不該如此啊?”
劉備卻像是在自言自語。
畢竟從他二十八歲起兵之後,經歷過太多的磨難,雖然他一直在自稱是大漢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可是直到他到了許都為天子稱呼為皇叔之後,他身上的血脈才得以證實和承認。在劉備的心目中,這種恩遇和承認,對於一個落魄的劉氏子孫,一個將身心和志向都託付給了大漢的屢受挫折的沒有英雄用武之地,也沒有能夠讓他施展才華和能力的鬱郁不得志的英雄來說,這個時候的鼓舞和認同,自然是極為重要的。
當然,劉備自然是劉氏子孫,他也是早就立下了為大漢興復而奮鬥的志向,而有了天子的恩遇,卻也讓這位英雄的心中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而今這個給了他承認和認同,讓他有了很是明確目標的天子,卻在他有了相當的實力,有了能夠達成所願所需要的力量之後,竟然那麼悄然遁世,就像是在和人開玩笑似的,“劉備,劉皇叔,這種興復大漢的事情,我沒興趣了,你自個慢慢玩吧”
這讓劉備如何能夠平靜的接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