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華佗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果然陳登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39歲時就是因為這個病去世的。
凡此種種,不一而決,畢竟以往的華佗名聲多見於江南,而像曹操所佔據的中原各地對於華佗的底細並不清楚,而今經過劉備遣人這麼一傳揚,自然讓許都城中的許多人都對於此次劉備居然請來了這樣神奇的醫師,足見劉備之誠,有華佗在,對於天子的病恙當然能夠治好
當鄧瀚一行趕到許都城門時,自有人前來相迎,在迎候的人群中,鄧瀚卻是見到了當年接他北上的祖弼,而在祖弼身前的人物經人介紹,原來便是此時的尚書令華歆,看其一副當時名士的模樣,雖然這些年來中司馬府回報華歆的行事作為也算是處事得當,沒有辜負了曹操對他的信任,不過鄧瀚卻是知道,若非此人能夠投曹操所好,而非荀彧那樣能夠忠貞於自己的良心的話,這尚書令的位置未必便是他華歆的。
當然鄧瀚這般看他,自是站立在忠於大漢的這個角度而言,而如今的曹操對於漢室的心思,卻是漸漸明朗,故而曹操用華歆這樣人,卻也不足為怪。
至於荀彧,卻是隻能被曹操從他的心中給掃到一邊。
就在鄧瀚他們和華歆,祖弼眾人在城門處,虛應其事的時候,就在城內的一座荀府內卻有兩人正在交談著。
“文若,那小子可來了”
“是麼,劉備還算有心了不過他來幹什麼,只是為了給天子送醫麼?”
“呵呵,這又有誰知道呢,總是城內又會有事情發生了”
第六章 老東西(上)
第六章老東西(上)
第六章老東西
對於鄧瀚以及荊州護送來的神醫的到來,許都城中的百姓自然是驚奇最多,尤其是在華佗神醫的那些個事跡漸漸的為人廣為流傳之後。而且也因為這樣,使得許多人對於華佗神醫能夠治好天子的瘋病有了更多的期待,雖說這些年來在許都城中,大家都是感念丞相的恩德更多一些,不過對於丞相之上的天子,總是還有些期盼,儘管太多的人都沒有見到過天子,卻又免不了大傢伙對於天子的那種膚淺的敬重。
百姓們其實搞不懂那些大人們之間的爭鬥,市井小民所求者不過就是一個衣食住行,連帶著能夠平安過活就是好年景。畢竟這裡可是天子腳下,雖然總有那些個莫名的家族大人,今日為官,明日便有成了亂臣賊子一般的給處置了。可是故而許都城中的生活,對於大多數的百姓而言,總歸還是能夠過得下去的。
鄧瀚知道,此時曹操的治政的重心已經不再侷限於許都城,既然他都有心為王,自然所經營的重點,也就有了相應的轉變。想如今的鄴城便有了比許都更好的發展。
天子還在許都,為了維護曹操他本身的大漢臣子以及正統的意味,總是不會讓許都有什麼跌份的事情發生的。
而今的鄧瀚和華佗卻是已經到了許都。自有而今的尚書令華歆和天子近臣的祖弼兩人的迎接,卻是代表了朝廷和宮室內對於劉備如今的勢力的重視,將一行人自是招待進了許都城中的國賓館之中。至於隨行而來的江東使者呂範,卻也比照著荊州來人的規格予以接待,也是一併的接入了國賓館中。
對於此次許都之行的感受,等瀚總是免不了和上次來的時候加以比較。雖然景物依舊,鄧瀚卻也只能感嘆物是人非。
想那個時候的他卻是孤身一人,涉足許都之後也只有一個楊修,因為才氣相惜,時時的跑來和他閒談一二,對於他平日的生活起居給以了很好的照顧,而那個時候的他,雖然一首落shen賦,讓他換的了不小的名聲,不過在許多人的眼中看來,終究又是一個舞文弄墨的才子,畢竟那個時候荊州因為劉表這位好座談的大人,使得當時的學風文氣都是少事略而好虛言,故而對於荊州出身的鄧瀚大多也是同樣的看法。
即便是他在天子的除夕賜宴有了更讓人驚豔的表現,不過是更加坐實了大家對於鄧瀚的看法而已。
不想匆匆數年已過,鄧瀚的事情多少已經為曹操的腹心所知,卻是有著太多的事情可以將當年那些人對於鄧瀚的輕視狠狠的擊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