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可能繼續從蒲坂津湧過來的曹魏後援,以及隨時可能揮軍攻打潼關和青泥隘口的徐晃大軍,這個時候的關羽確實也不能有再多的精力去照顧已經佔據了北地的夏侯淵了。
故而此次北上,黃忠的目標理所當然的便是要奔夏侯淵去的。從南鄉而北去,一路上自然道路不是那麼好走,這樣一來,為了保證大軍的行軍速度,黃忠從南鄉也就不可能帶走太多的兵力,當然也不會太少,眼下在南鄉也有不下於三萬的兵力鎮守,黃忠為了能夠在北上的時候,不太吃力,也要帶走兩萬兵馬,當然這兩萬兵馬可是他從上庸之時就統領了的,和黃忠父子卻也已經經歷過當年與徐晃的戰事,也算是用熟了手的。
黃忠這邊自是接到了劉備的指令,待法正稍作收拾便一起動身去了南鄉。而這邊的大殿之內,像向寵這樣的,被劉備制定接任去守禦南鄉的,也是隨後便跟著黃忠的腳步亦步亦趨的奔向了南鄉。他們這裡自然是行動要求迅速的,畢竟救兵如救火,雖然說如今劉備麾下的諸多地方也都通行了寬大的馳道,不過從南鄉這裡往北還是有些地方道路不是那麼好走的,夏侯淵併發北地,已經佔據了北地,想來接下來的短期內,夏侯淵既要稍微收拾一下附近的民心,繼而也要在周邊的地區開啟些局面,至少他們這十萬軍馬也是需要一處立足之點的。
以夏侯淵的本事,這段時間定然不會太長的,即便有中司馬府,雲漢貨棧,等等機構以及便不再北地的預備役對夏侯淵行動的騷擾,可是終究夏侯淵所部是十萬人,而這些人的力量卻不是個個,因為北地一帶的人口卻是不多,所以對於黃忠一部,從他們出南鄉到雍州這段時間卻是需要他們分秒必爭的。畢竟時間遷延越久,對於雍州方面的形勢也就越不利了。
黃忠他們自是需要快,王平從子午谷到南鄉的速度,卻也不能太慢了,畢竟南鄉一地也是相當關鍵的。至於孟達的調動,畢竟所處之地到天水有些遠,不過以如今從益州的馳道可以縱馬疾馳到祁山的便利,也是需要的時間不會太久。至於之所以將孟達調配到天水,一方面是天水這裡關係到雍州和涼州的交接,另外卻也是以防萬一不測,之時,天水這裡也是一個可以留作後路的地方,當然若是事情便利,從天水,順流而下,也是極為快捷可以為黃忠,以及長安方面的後援。
另外,想來夏侯淵之所以選擇了北地為其首發之所,或許便是從當年東漢建國之初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領兵西進之法,想那時鄧禹領光武帝之命,進兵關中,然而當時鄧禹卻是持重而行,不欲速進,面諭諸將說:“不然。今吾觽雖多,能戰者少,前無可仰之積,後無轉饋之資。赤眉新拔長安,財富充實,鋒銳未可當也。夫盜賊髃居,無終日之計,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寧能堅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廣人稀,饒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徹養士,以觀其弊,乃可圖也”
而今夏侯淵自是效仿這鄧禹之故智。畢竟眼下關中一帶,以長安為首的周邊縣城,自由關羽大軍鎮守,加上這些年來的關羽徐庶等人的精心治理,使得鄭國渠得以恢復,也讓沿著渭水,涇河這兩大關內的河流兩岸的地域物產豐饒。而今夏侯淵卻是領兵北地,一是這裡自是可以為立足之地,而其向上也能輕易的和如今正在進軍北地的步度根所部鮮卑人練兵一處。再有北地的地理天然的要比上郡,長安一帶為上,高屋建瓴誠其然也,這種居高臨下的優勢,雖然一時不得顯,卻也能夠給人很大的壓力的。
至於從天水而下,天水之所在卻是要比北地更要為高,至少有了這裡的駐軍,給關中大軍心裡上還會生出些安慰的。
片刻之間,能夠有了這許多的佈置,自然是諸葛亮一向以來的小心謹慎的細心,加上他的良好的大局觀統合而來,此時的大殿上的諸人中,自然只有荀彧和鄧瀚能夠轉瞬之間明白諸葛亮。
荀彧自是其才智高絕,至於鄧瀚,當然一方面他的智慧也相差不多,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為作為一方勢力的情報頭子,他的腦子裡,對於這些地理,軍事上的的佈置多有準備,除此以外,或許還是因為鄧禹。
儘管鄧瀚是後世之人託生而來,不過既然此身姓鄧,好歹對於自己這一姓的老祖宗,光武帝劉秀,也相當推崇的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的事蹟多有些瞭解。
當然作為鄧氏一脈傳承到了他這一代,似乎也就只有他能夠為鄧家的列祖列宗光耀門楣了,雖然鄧家這一東漢之初名
門銷聲匿跡了不知道多少年來,不過隨著這些年鄧羲,鄧瀚父子在荊州劉備手下的官名日盛,也伴隨著他們名聲的廣為流傳,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