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家族了,到了這裡李世民倒是輕鬆了一些,他道:“愔兒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恪兒和我說了!”楊妃並沒有打算隱瞞什麼。
李世民端起茶杯,道:“你怎麼看?”
楊妃輕笑道:“臣妾只是一介女子,哪懂得朝堂之事。”
李世民抿了口,將茶杯放下,“哎,這件事你可以說說看法,現在就是長孫皇后朕也不和她提起這件事的,現在只有你我才放心。”
楊妃一怔,看出李世民心中的確為難,道:“如今關隴貴族和五姓七望都站在了一起,愔兒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了,但皇家若是這樣屈服,豈不是讓他們以後更加肆無忌憚。”
“朕也是這樣想的,什麼事情都得顧忌貴族的日子,朕真的過夠了,只是朕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這大唐還得靠著他們撐著呀。”李世民眉頭擰到了一起。
楊妃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朝臣屢屢逼迫李愔,她這個母親怎能不心疼,她計上心來道:“陛下,臣妾倒是有一個計策。”
“什麼計策?”
“既然愔兒不得不交,何不趁此機會把蜀地全部交由愔兒轄制,南方士族勢力薄弱,這樣就等於李氏皇族把蜀地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以愔兒的才能,這蜀地日後必會成為李氏皇族取不盡的糧倉。”楊妃道。
李世民聞言精神一震,這樣就等於李愔成了真正的蜀王,以李愔今日的能力他相信李愔可以把蜀地變成了大唐取不盡的糧倉,這也和他當初讓李愔去蜀地的想法不謀而合。
點了點頭,李世民道:“你說的不錯,憑藉愔兒把這些技藝交上來的功勞,足以堵住眾臣的嘴,而且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會接著就為難愔兒。”
“臣妾也是這樣想的。”李世民贊同了她的想法,她不禁有些欣喜。
在紫雲閣待了一會兒,李世民起身回了甘露殿,望著李世民遠去的背影楊妃輕輕嘆了口氣,她一直不想爭什麼,是因為她心知自己身後沒有家族的支撐,爭了也沒用,她能做的只是讓兩個兒子在前進的路上少一些困難,剛才的主意她當然也夾雜著私心在裡面,為的就是讓李愔將來有更多的自保之力。
而之所以李世民同意了她的想法,那是因為士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團結起來和他對抗,這讓忽然感受到了一股危機,同時,這也讓他萌生了許多帝王有過的想法,與其把權利交給外人,不如交給自己的兒子,以前迫於士族的壓力,他幾個兒子雖是封王,但卻都只是遙領職位,只是個象徵,因為北方各州實際上都是在士族的統治之下,而益州則不同,沒有大貴族的利益參與其中,正是博弈的一步好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愔的壞主意
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和以五姓七望為首的山東士族如今是各懷心思,李愔的心是明亮著呢!李世民固然想把這些技藝掌握在李氏皇族手中,但那些關隴貴族和山東貴族不會答應,他們的理由是光明正大的,讓李世民也無從反駁,收其技以利萬民這樣的大帽子蓋下來,他還能怎麼樣?
李愔明白這件事上李世民很為難,畢竟當前大唐的政治是以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為主導,他也得處處考慮這些人的利益,甚至於歷史上後來選擇李治,李世民都是在顧忌關隴集團的利益,因為他不敢保證把李恪扶上皇位後,這些人會不會造反,而後來李恪被殺,原因也在於李世民曾有意立李恪為太子,招致長孫無忌的猜忌。
得到李世民南巡的資訊以後,李愔明白自己是躲不掉了要交出一些東西了,但是想從他這裡佔便宜還沒有那麼容易,於是他下令將建起來的十幾座土高爐和土鋼爐全部拆毀,這些東西製作廉價,毀了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重新蓋起來,沒什麼值得心疼的,他明白這鍊鋼的技術是必交無疑的,因為冷兵器時代,這種技術就和現在的軍事技術一樣,但是李愔不會讓他們學了個全,給他一些皮毛就算了。
而至於水泥這種技術交出去就交出去算了,他倒要看看,這些人從什麼地方尋找石灰石礦,但是想從李愔這裡引進石灰石,他們也得考慮高額運輸費,李愔也巴不得他們從李愔這裡買,到時候販賣石灰石也是個不錯的生意。
對冬小麥這些農作物東西解釋就簡單了,這都是從羅安國引進的東西,你想要,那自己找羅安國去,他舉雙手歡迎。
如今的李愔已經退無可退,再退就是萬丈深淵了,這個時候,不得不強硬一點了。
得到李愔的命令以後,土高爐和土鋼爐被全部拆除,研究院中的東西也是趁著夜色被轉移走了,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