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我家後院是唐朝 作者:想聊

李愔又看向秦懷玉,“明日你和我前去折衝府!”

“是,殿下!”秦懷玉道。

最後,李愔轉向金大謙:“你現在開始購置土地和耕田,按照長安的盛唐工坊區建設工坊,位置儘量隱蔽,至於這兒哪裡有土地你就以蜀王府管家的身份去問問高權,這個小忙,我想他不會不幫的。”

“是!”金大謙道。

(抱歉,星期天瑣碎的事多了一點,只有這一個大章)

第八十四章 冬小麥的種植計劃

三人領命而去,李愔想著該搞點冬小麥的種子了,唐朝時期,北方主要以慄和小麥的種植為主,而且種植都是春小麥,冬小麥的種植並沒有推廣開來,當時的四川也就是蜀地因為灌溉的便利,則是以水稻的種植為主,沒有冬小麥之說。

李愔讓金大謙購置耕地就是為了種植冬小麥,繼而把冬小麥的種植推廣開來,但凡新事物的出現都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蜀地的百姓一開始肯定不會認同冬小麥種植,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怎麼會相信?而一旦李愔的土地上收穫小麥,見到有利可得,老百姓自然就會緊跟他的步伐。

東宮,李承乾痴迷地望著不遠處搭弓射箭的阿史那蘭,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覺得生活如此明亮而單純,彷彿塵世的一切喧囂都在遠離他而去,他就這樣看著她,希望此刻化為永恆。

“太子殿下!”杜荷走到李承乾面前,望了眼遠處自稱阿蘭的女子,他知道李承乾非常不喜歡這個時候有人打擾他,但皇上最近正籌備編撰《括地誌》,這是一個討得皇上歡心的機會,東宮有必要去爭一爭。

李承乾心生不悅,轉過頭來,看到是杜荷,道:“什麼事情?”

“殿下,明天早朝皇上就會在朝堂討論《括地誌》的編撰事宜,魏王和吳王都在聯絡自己的人準備把這個事情拿過去,我們東宮也不能落後呀,上次李愔的事,皇上已經對殿下頗有微詞,這個時候正是贏得皇上歡心的時候!”

“一部記錄地理的破書有什麼值得爭搶的,讓他們兩個爭算了!”李承乾視線又看向了阿史那蘭。

“但是皇上對《括地誌》非常重視,這樣的機會讓魏王和吳王搶去,豈不是太可惜了。”杜荷又勸道,這個太子現在越來越不喜歡聽別人的話了,想到以前刻苦好學,恭謙有禮的李承乾,對比如今叛逆不羈的李承乾,杜荷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阿史那蘭一直在注意著李承乾,得知李承乾的身份以後,她放棄了逃脫的打算,這正是一個打入大唐心臟的機會,而李承乾對她的痴迷,就是她最好的武器。

此時,曾經的**故土,一隻綿延數十里的騎兵正向西而行,為首的正是頡利,和他並行的是一個身若巨塔青年,濃眉冉旭的青年,他就是頡利的兒子阿史那骨朵,殘餘的突厥軍隊正是由他帶領,在草原上整整躲藏了三年時間。

“唐人真是奸詐無比,現在草原各部都以為父汗已經病逝,鮮有部落過來投奔,這樣我們如何短時間凝聚起軍隊!”阿史那骨朵氣餒道。

頡利望著茫茫草原,“這才是我們輸給李世民的原因,我在長安生活了三年,每天都在思考我們失敗的原因,後來我終於明白,我們缺少的就是智慧,只是一味在使用蠻力!”

“所以父汗才讓那個常氏和羅小伊以經商為名回到大唐去為我們蒐羅讀書人?只是大唐人對突厥恨之入骨,又怎麼會為我們效力。”阿史那骨朵道。

頡利笑道:“沒錯,父汗瞭解到這大唐是望族掌控朝政,而寒門士子卻沒有出路,至於能不能為我們效力,哼,這常氏不就是為我們效力嗎?不要忘了,這大唐中恨李世民的人也不少,還有,這些寒門士子對科舉素有怨言,正可為我所用,並不是所有文人都是那麼高風亮節的!”

“哈哈哈,父汗說的是,此番西去打下西突厥,我們也學那大唐休養生息數年,暗中再把薛延陀,鐵勒等部落一個個收拾掉,統一整個草原,最後回頭再來對付大唐,到時候我們的百萬雄獅還對付不了一個李世民嗎?”大笑著,阿史那骨朵想起了什麼:“可是妹妹怎麼辦?”

“阿蘭自小聰慧多謀,以她的才智,我相信她一定會平平安安的!”頡利這樣安慰自己,心中卻是擔憂不已

金大謙購買良田的事情很順利,蜀地本就是平原地區,土地肥沃,良田眾多,一些地方望族又刻意巴結李愔,幾天的時間下來,一萬畝良田就成了李愔的私人土地,而另一方面,金大謙在益州城外的南河上游買下了一大片土地,這裡將是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