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李愔提供的材料生產出了第一批機器人以後,李冉很快就用工程機器人完成了工業系統的建設,現在街道上到處跑的機器人中不少都是第二批從工廠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而那些鵝卵一樣的建築就是澳大利亞基地的工廠,目前這樣的工廠還在不斷建設中,因為李冉的工作步驟是先生產機器人,接著再用機器人接管其他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可以逐漸把科技提升起來了。
離開澳大利亞基地之前,李愔把整個基地又巡視了一遍就如同一隻老虎在巡視自己的領地,不過二十餘里的地盤讓他費了不少體力。
第三百一十八章 商業街面貌!
如同李愔乘坐著寶船來到澳大利亞,李愔同樣也是乘坐著寶船回去,李冉目前還沒有把精力投放在造船廠上,因此李愔也就無法看見更加先進的戰艦的出現。
離開澳大利亞,李愔沿著以前的航線到了琉球,此時已經到了春耕的季節,金大謙正在組織奴婢們種植各種農作物,李愔順道去看了一下,一切都是在有序的進行,在第二天清早他又重新出發向益州前進,路上,想起澳大利亞基地,李愔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一直當做藉口的羅安國,現在有了澳大利亞基地,這個謊言終於可以圓滿的地結束了,以前的確沒有羅安國,但是現在有了,澳大利亞基地就是——羅安國。
想到這個,李愔那日站在船頭暢懷大笑,沒想到一切真是滑稽,無形之中,他自己竟然為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圓滿了,從此以後他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些東西是來自羅安國了,哪怕李世民想親眼見見,也都可以帶著李世民過去。
又是五六日無聊的航行,李愔終於回到熟悉的益州,三四個月沒有回到益州,李愔赫然發現南河港口比以前更加熱鬧的喧譁了,來來往往的蒸汽商船讓整個港口看起來擁堵不堪,這些小到十五六米,達到五六十米的蒸汽商船都是益州的造船廠為了實現盈利向大唐的商人出售的,當這個訊息傳出去以後,自然是讓商人們瘋狂了。
特別是河東道的那些煤老闆,組團來到了益州和船廠商談購買運輸船的事情,因為自從益州進入蒸汽時代之後,用煤量是與日俱增,而盛唐商會的解體打斷了盛唐商會的壟斷地位,不再壟斷航線上的運輸,所以,這些煤老闆都是各自負責賣的同時還是負責輸運,這樣也就逼著他們不得不增加自己的運輸能力。
李愔上岸了。還沒走幾步一個身影就迎了上來,口中道:“殿下,你可終於回來了。”
“管思興,你怎麼在碼頭?”來人穿著一身紅色的官府,帶著幞頭,卻正是管思興。
管思興嘿嘿笑道:“也是湊巧,今日不少商人鬧到了刺史官署。說南河碼頭太小了,要改建。我就過來看看,這時候看見殿下乘著船到了,於是就過來等著殿下了,讓殿下拿個主意。”
李愔望著圍了一圈的商人,其中有些人認出了李愔都是躬身行禮,那些不認識這才明白這個就是大名鼎鼎的蜀王殿下,於是也是恭敬地行禮,望向李愔的眼睛也是充滿畏懼。
四個月的時間不算短,當然也不算長。但是自從益州的工業化開始之後,這些商人很快就用各種機械生產出了第一批商品,這時商人們突然發現以前使用一年才能生產出來的東西,現在只需短短一個月就能生產出來了,甚至有的時間還更短暫,於是大量的商品開始湧入市場,伴隨著的也是各種商品的集體降價。尤其是布料市場,以前可以當做貨幣使用的布匹急速降價,益州的市場上多了很多的廉價商品後,這些商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大唐的其他地方。
在益州賺取的利潤低了,但是對於其他地方來說,這些東西還保持著高利潤。於是商人們投機取巧的本性讓他們開始把剩餘的商品賣到揚州,蘇州等地方,而這些也導致內河運輸的興旺,這煤老闆要來,這益州商人要出,一來一往,以前足夠使用的南河碼頭頓時堵了。這也是為什麼商人們聯合找到刺史官署的原因。
瞭解了前因後果,李愔撥開人群在南河碼頭轉了一圈,的確如同商人所說,等著卸貨,上貨的船隻是排成了長龍,擁擠不開,碼頭上到處冒著黑煙的蒸汽商船,於是他道:“諸位不必擔心,這碼頭不夠用本王會安排人重新擴建,另外路上的運輸通道本王也會責令加緊建設。”
商人們聞言都是一臉喜色,道:“謝謝蜀王殿下!”,“蜀王殿下真是英明!”, “就等著這一天了。”
有了李愔的承諾商人們陸續離開,管思興也是鬆了口氣,道:“殿下,現在這些商人越來越活躍了,也不知道是好事